1 / 8
文档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doc

上传人:相惜 2021/10/29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可编辑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可编辑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一)导入课题,揭题。
  1、今天,老师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李白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谁来告诉大家?你又是怎样了解的?
  2、揭题:是啊,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诗,今天我们再学****他的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3、解题:“独坐”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引入意境。
  1、学****生字。播放
  课件
  :(字理识字)“亭字”的读音注意什么?亭是什么样的(顶尖,角飞翘下面有柱子。)怎样记“亭”字?(简笔画画亭的样子)“亭”字的一点象亭尖,口字象亭尖下面的部分,飞起的角象秃宝盖,所以写宽些,丁字象亭檐及柱子。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下照着写一遍。
  1、听音朗读,初识古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
  (1)把诗读通读顺。
  (2)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同桌读。
  (三)再读,感悟诗意。
可编辑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可编辑
  1、同学们再读诗,看有哪些词不理解的,能够通过看注释或者查字典解决,也能够和同桌交流讨论,理解。
  2、集体交流词的意思。(“众鸟”很多鸟;“高飞尽”都高高的飞走了;“孤云”孤单的云;“独”独自;“闲”悠闲;“相看”互相看;“不厌”不满足;)
  3、小组讨论交流诗句的理解。
  4、全班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5、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景物?(鸟飞尽,云飘走了,孤山。)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凄凉)诗人的心情怎样?(孤单寂寞)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所以,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 “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 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P 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 #FFEEEE; COLOR: #9F0000"><B>篇二:望洞庭</B>
可编辑
页脚下载后可删除,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可编辑
  一、导入新课
  (一)背诵古诗。同学们已经读过很多古诗,现在老师想请大家来背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