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救药品使用说明 (常用名:正肾素规格 2mg 1ml ) 作用机制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1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血管扩张), 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适用于各种休克及药物中毒引起的低血压。用法用量危急病例可将本药 1~2mg 稀释到 10~20ml 缓慢静脉推注,根据血压调整剂量,待血压回升后,改用静脉滴注维持注意事项浓度高时,注射局部和周围发生反应性血管痉挛、局部皮肤苍白,时久可引起缺血性坏死,故滴注时严防药液外漏用药当中须随时测量血压,调整给药速度,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病人禁止用。 (常用名:副肾素规格 1mg 1ml ) 作用机制α及β-受体激动剂,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和动脉血压,增加心脏的自律性和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加。在CPR 中可增加心肌和脑的血流,增加灌注压。适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用法用量心脏骤停 ~ 以生理盐水 10ml 稀释后静脉注射;过敏性休克 ~ 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稀释至 10ml )。如疗效不好,可改用 4~8mg 静脉滴注(溶于 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 ~1000ml ) 注意事项可出现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禁用 (常用名:异丙肾规格 1mg 2ml ) 作用机制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增加心肌的氧耗、心输出量。适用于房室传导阻滞;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心源性及感染性休克。用法用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低于 40次时, ~1mg 溶于 5%葡萄糖注射液 200 ~300ml 中缓慢静滴; ~1mg 溶于 5%葡萄糖注射液 200ml 静滴,根据心率调整滴速。注意事项常见口咽发干、心悸;冠心病、心肌炎和甲亢患者禁用 (常用名:可拉明规格 ) 作用机制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并作用于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微弱兴奋血管运动中枢。适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尤其对吗啡中毒的呼吸抑制效果较好。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3~ ,加入 500ml 液体中,滴速每分钟 25~30滴。注意事项常见面部刺激症、烦躁不安、抽搐、恶心呕吐等。大剂量时可出现血压升高、心悸、出汗、面部潮红、呕吐、震颤、心律失常、惊厥、甚至昏迷。 (常用名:洛贝林规格 3mg 1ml ) 作用机制兴奋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用法用量静脉注射 3mg/ 次;极量 6mg/ 次,20mg/ 日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轻者唾液分泌增多、恶心、呕吐、多汗、头痛,大剂量用药可出现心动过缓,剂量继续增加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速、呼吸抑制、惊厥。 (规格 5ml ) 作用机制钠离子阻断剂,抑制室性异位节律,提高室颤阈值。适用于室颤、室速等室性心律失常。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按 1- (一般用 50~100mg )作为首次负荷量静脉注射 2~3分钟,必要时 5分钟重复 1 ~2次;静脉滴注:负荷量后可以再以 1-4mg/min ( ~/ 分)作静脉点滴维持。注意事项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眼球震颤为中毒的早期信号之一;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肝功能不全禁用 (常用名:硫酸阿托品规格 1ml ) 作用机制 M胆碱受体阻断药;适用于各种内脏绞痛、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导致的心率失常、抗休克、解毒剂、麻醉前抑制腺体分泌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抗休克 1~2mg/ 次,50% 葡萄糖稀释后与 5~10分钟注射,15~30分钟/次;抗心律失常 ~1mg/ 次,可每 1~2h/ 次,最大剂量为 2mg ;有机磷中毒 1~2mg/ 次,每10~20分钟重复 1次;静脉滴注:抗休克改善微循环:一次 ~ ,用葡萄糖稀释后滴注注意事项常见口干、畏光、视物模糊、皮肤潮红、排尿困难,本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其中一种作用时,其他的作用则成为不良反应;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禁用。 (常用名规格 10ml ) 作用机制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哮喘。。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一次 ~ ,一日 ~1g,每次 ~ 用50%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 20~40ml ,注射时间不得短于 10分钟。静脉滴注,一次 ~ ,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