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体育舞蹈理论教学一、体育舞蹈诞生背景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一项新兴起的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体育项目。它起源于古代土风舞, 经历对舞、圈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过程,并与欧洲贵族在宫廷举行的交谊舞会结合, 成为流行广泛的社交舞。 19 世纪 20 年代后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发起,在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土风舞的基础上,将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整理成统一标准,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标准,从而使这种古老的舞蹈形式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1952 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四种舞的步伐, 总称摩登舞。 1974 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第一届国标舞锦标赛。随着此种舞蹈在全世界的不断推广,自身也得到了发展,摩登舞中又增加了维也纳华尔兹。 1960 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在对非洲和拉美一些国家的民间舞进行规范和加工后又增加了拉丁舞的比赛,拉丁舞也有五种舞也有五种舞: 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梦的缘起目前,国际上存在着职业和业余两大体育舞蹈组织,即 WDC (世界舞蹈理事会) 和 IDSF (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 IDSF 的前身是成立于 1957 年的 ICAD (国际业余舞者理事会),随着当时职业和业余两大阵营关系的紧张, ICAD 开始进行彻底的革新和改进,把竞技舞蹈纳入国家体育组织作为自身存在的条件,很多国家和地区对此感到满意, ICAD 遂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越来越多的业余协会加入,成为它的会员。 1990 年 ICAD 确立了使体育舞蹈获得国际奥委会承认的活动方向,并立即以代表机构的名义说明, 竞技舞蹈是一种体育运动,并将 ICAD 改名为 IDSF ( International DanceSport Federation )一个世界性的机构开始建立。通过不断地努力, IDSF 于 1997 年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承认,并进一步将奋斗目标锁定为使体育舞蹈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进入奥运会大家庭成为每一个体育舞蹈人的伟大梦想。体育舞蹈的竞赛方式比赛采用“淘汰制”与“顺位法”结合的竞赛方式。淘汰制是从预赛到半决赛采用淘汰的比赛方式。即根据竞赛编排从参赛对数按照规定定量, 录取得票数多的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淘汰其余选手。具体为:半决赛 12 对选手参赛,6对进入决赛,淘汰 6对。复赛 24 对选手参赛, 12 对进入半决赛,淘汰 12 对。预赛 48 对选手(不足 48 对,但超过 26 对任需进行预赛), 24 对进入复赛,其余淘汰。初赛 48 对进入预赛, 其余淘汰。顺位法:决赛采用顺位法决定单项和全能名次。即将裁判给参加决赛的6对选手打的各舞名次,通过顺位排列法计算名次。竞赛场地不少于 23 × 15 米( 团体赛为 24 × 16 ), 选手在比赛中不得在划定的比赛外进行。二、体育的组成学校体育: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体育课、课余体育训练和课外活动形式增强学生体质并与智育、德育、美、育相结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竞技体育:以夺取优胜为目标,实现最大限度开发人竞技运动能力的教育过程。社会体育:以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要健康在体育范畴内怎样做? 1、了解课程的目标要求运动参与目标:参与并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能够编制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运动技能目标: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的处理方法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目标 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目标 通过运动改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克 服心理障碍,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 感觉。社会适应目标 通过运动形成良好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 、明确运动健身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力所能及的运动健身运动医务监督(2)、超负荷原则(百分之十原则) 运动时身体所受的刺激强于不运动或强于已适应的刺激强度每周的运动强度或持续时间的增加不得超过前一周的10% (3)、循序渐进原则(4)、专门性原则针对自己的锻炼目的―选择手段与方法 ―实现锻炼目标。请体育教师帮助根据体质健康状况开运动处方指导。《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评价问题) 了解自己体质与健康的状况监测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变化程度设定自己的锻炼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锻炼策略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计划各项测试指标的意义身高标准体重----- 是指身高与体重两者的比例。通过身高与体重一定的比例关系,反映人体的围度、宽度和厚度以及密度。身高标准体重是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均称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人体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