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源头文化与文化定义.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源头文化与文化定义.doc

上传人:yzhluyin1 2016/7/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源头文化与文化定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什么要提出源头文化一直以来,人类对文化的定义始终莫衷一是,全球范围内没有一条关于文化的准确定义。包括“广义文化论”和“狭义文化论”以及人们认为最具权威的英国学者泰勒· 爱德华的文化定义、美国学者克莱德· 克拉克洪的定义等。这是因为人们始终认为是“人类创造了文化”而漠视了文化的根本性质, 将人类对文化的认识和解读局限在有了人类以后。这样, 就排除了事物发展的客观基础, 把文化当成了完全是人类主观意识的产物,使文化定义失之偏颇。这类定义的直接后果就是“没人能把什么是文化说清楚,也没人听得懂什么是文化”。其更多的不利后果是,导致人类在以文化为基点推进社会进步时由于文化定义瓶颈的制约而陷入迷茫。以中国 2011 年提出‘文化强国“方针为例,在建立文化强国的方针下,举国上下刮了一阵”文化产业“强国的风之后就再也无以为计了。显然, 人们知道靠文化产业是强不了国的。但是,怎样以”文化“强国?由于连”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文化强国“? 文化源头论的提出,为的是从源头开始,弄懂什么是文化,给出文化的准确定义,解开文化定义的郁结,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什么是源头文化只有找到文化的源头在哪里,才能给文化做出准确的定义。迄今为止,所有的文化定义都把文化的源头定位在有了人类以后,最早也只是认定于史前文明,包括神话、传说中有关文化的起源。英国把文化起源与有了农耕以后联系起来, 中国把文化定位于 5000 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如仓颉造字。不知从何时开始,人类就认定了”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沿着这一成见,任何学者都无法摆脱人的主观想象的桎梏,其探索空间自然就缩小了很多,也就无法找到文化的真的源头。只要稍微留心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化“的解释, 并将传统文化中的有关”本体论“的著述与之相观照,就不难找到文化的源头。?先看看我们的祖先对汉字的“文”和“化”是如何解释的: 文的本意, 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词下》: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叉。均指出“文”的本意是交错的纹理。化的本义是变化, 造化, 改变, 置换的意思。如《淮南子· 原道训》: 化干戈为玉帛;《庄子· 逍遥游》: 化而为鸟, 其名曰鹏;《列子· 周穆王》: 千变万化;清· 陈撰《玉几山房画外录》卷下载恽向《题自作画册》: 食古不化;《礼记·中庸》: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文’与‘化’并联使用, 较早见之战国末年在易经的解释中《易· 贲卦· 象传》说: 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意思是,天有日月阴阳,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观察天象的变化, 就知道人世的变化;文明以止,观察人类社会的现象,规范人在社会中的行止而生成文明, 这就是人文。《易· 乾》: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 “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 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这和西方早期把农耕当成文化起源的观点类似)。观察大自然,观察人类文明的变化,模仿,再模仿,形成天下(社会)。以上两段话里的“文”即指纹理、符号,错乱的物象事理。日月刚柔相济,往来交错,文饰于天。“文化”是从“纹”“化”而来。以“化”的作用,将杂乱、错综的“纹”厘清,将人类的行止规范,使之达到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和依照自然规律定义社会关系。天文和人文各自交错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