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会用累积法测算一张纸的厚度,会用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测算曲线的长度。
⑵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
⑶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练习用这些“尺”和“表”进行测量,提高估测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⑷通过思考、交流等活动,经历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领会其中的测量技巧和转换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了解和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身上,发展学生对自我以及周围生活的关注,提高对物理课的兴趣。
2.教材说明
本节课是上节课的延伸,主要设置了一系列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活动,包括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算一张纸的厚度、曲线的长度,用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本节课既是对上节课如何观察和使用测量工具的进一步练习和巩固,又是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测量工具,学会设计实验方案的极好素材。
本节课的重点是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和曲线的长度,领会累积法和以直代曲等测量的技巧和转换的思想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后面的物理实验中也会经常用到,而且对于上节课学习的观察和使用测量工具,进行规范读数,也有巩固作用。
本节课的难点是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许多学生往往不能较准确的判断自己身上某些长度,没有利用身上的“尺”和“表”的习惯,这会形成学习中的难点。
3.教学建议
可以采用先复习回顾,再提出问题的方法引入课题。先让学生默想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主要是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也可采用学生互相提问交流的方法回顾复习。然后教师提出课文开头的问题:是否能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和曲线的长度呢?
如果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刻度尺,也可由教师简要概述上节课的内容,然后直接提出问题,引入课题。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今天我们继续讨论几个实际的测量问题。同学们自己能否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或曲线的长度呢?
活动1
活动1的内容属于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主要意图是进一步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A、B两个活动思考和操作的难度都不大,建议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思考,也可参考课本内容,通过小组讨论、操作,最后全班交流测量的方法和测得的结果。
对于活动A,要注意提醒学生用测得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而不是页数。一张是两页,可这个简单的常识,却有许多学生忽略。课本要求学生拟定测量的方案和步骤,因为是初次遇到这类问题,要引导学生理清思路,语言表述要清晰准确,容易明白。描述中要介绍清楚实验过程,使用什么仪器,测量什么物理量,测得的物理量的数值和单位,以及怎样计算求得最后结果。下面举例仅供参考:
⑴用刻度尺测量课本(不包括封面)的厚度为 mm;
⑵查出课本中纸的张数为 张;
⑶用总厚度除以纸的张数,求得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为 mm。
对于活动B,不必局限于课本上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