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托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
今天召开了我们托班的初次家长会。由于是第一次开家长会,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xx班的班主任xx老师,而坐在我周围的是xx班的班主任xx老师,在托班除了我们班主任以外还有两名生活老师,xx班:xx老师、xx老师、xx班:xx老师、xx老师、请同意我代表我们xx班和xx的六位老师对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激,同时,也特别欢迎可爱的宝宝参加到我们xx一幼这个暖和的大家庭里,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能成为朋友,成为亲切的合作伙伴。
今天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让家长理解宝宝初入园容易出现的一些咨询题、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家长需要配合的一些工作等,协助宝宝尽快习惯幼儿园生活。
一、幼儿情况分析:
宝宝平均年龄为2——3岁之间,初上幼儿园是他们第一次离开亲人,走入到集体的生活中来,面对生疏的环境、生疏的面孔,多数小孩们会有许多的不习惯,小孩会产生焦虑情绪,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第二次断奶期”,这些焦虑会妨碍到小孩们的进餐、睡眠质量、抵抗力相应下降,容易生病,小孩不愿上幼儿园,事实上这些现象都是临时而正常的现象,在家中小孩们接受的是一对一或几对一的照顾,不要产生“都是由于上了幼儿园才如此”的消极办法,我想,只要我们家长和老师共同携手、亲切配合,随着小孩们的逐步习惯,这些现象都会特别快的消失,小孩们会爱上我们的幼儿园和老师。
下面向各位家长介绍一下幼儿入园前家长的预备工作和幼儿入园后的各种表现以及家长应对和处理措施
二、家长的工作
1、教给宝宝一些根本的生活自理才能,如:本人吃饭,本人如厕,独立入睡等。另外家长和我们老师对小孩的教育要求要一致,家庭成员之间对小孩的要求也要一致。如今特别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对小孩的照顾往往是2对1,3对1,甚至4对1的形式,这更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对小孩提出的要求要一致。如家里的爸爸、妈妈对小孩提出的要求是如此的,而爷爷奶奶却要求那样,如此不一致的态度,幼儿的良好习惯就特别难养成了。他不明白听了谁的话好,这也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
2、对幼儿进展心理预备教育
对小孩说:宝贝,你长大了,要去幼儿园了,那儿有特别多老师像妈妈一样爱你,特别多小朋友,大家能够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听故事,幼儿园里特别欢乐,还有特别多的玩具,不要恐吓幼儿说“不听话送你去幼儿园”,以免造成小孩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要让小孩明白,是由于他长大了,要学特别多本领,才送他去幼儿园,把美妙的印象留在小孩内心。
3、送幼儿来园时假如小孩哭闹如何办?
1)首先告诉小孩,爸爸妈妈有工作要上班,下班后会来接她。
2)放下小孩后,立即离开,不要在门口逗留,不要拉着小孩哭,更不要全家一起送幼儿,只会增加小孩的依赖性。
3)坚持送小孩入园,假如小孩不感冒,不发烧,慢慢的,小孩会把对家长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这个过程,每个小孩的习惯时间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
4)、放学后与小孩交流:在你一天没见着小孩,特别担忧的情况下,不要见到小孩的第一句话确实是:宝贝,今天有谁打你了吗?今天你又哭了吗?今天老师批判你了吗?这些话语会给小孩带来一定的错误引导,他可能会用劲回忆在幼儿园是不是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