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建议和希望
(一)班子建设: 1、要深入基层,院领导除正式会议外,和教职工近距离、面对面的交谈很少,有时分管领导也不能做到经常下基层,建议领导除过支部生活、安排工作外,能否每学期至少有一次下基层。 3、会风虽然精简了,但又是过于简短,每次会议领导讲完后,中层干部没有交流沟通的机会,印象中两年里没在会上有机会发言。 6、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要科学合理,现在还是存在有些部门人多事少、有些部门却人少事多,忙闲不均。党委要通盘、慎重考虑。 8、院领导班子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做得不够。对关系教职工利益的事情,在集体讨论后提出意见,向有关方面积极争取。 10、目前,学院很多方面是有制度但却没有很好地按制度执行。院领导管理日益偏细,有时会从事过于具体的工作。 13、希望院领导多到基层走动,能多与一线职工交流和探讨工作。 14、教代会包括其他座谈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院党委应该有所反馈,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说明原因,否则,教职工提得多感觉石沉大海,领导就没公信力了。 15、目前的班子比较团结,能形成统一的意见。但缺乏学院情结,基本上只做满一届,比较少考虑学院今后的长远发展。建议班子在考虑问题时眼光要放远点,做到有计划、有规划。 (二)队伍建设 1、学院对培训学员的后勤保障工作要全盘启动,除了培训部门和后保部门在接送、食宿、教学、管理上的保障,其他各部门应该都要有为海关提供服务的理念和意识。
2、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建立很好,既规范又有系统开展工作,对仍须承担一年职责的兼职辅导员在工作安排上是否能考虑周全,比如准军事化管理、值班等,能否请专职辅导员统一管理。 3、要加强对年轻干部提拔后的教育、培训、培养工作,以前由于升本或其它需要提拔的部分年轻干部,能力和资历都还不符合岗位要求,个别人还很傲气,不具备领导干部素质要求,如果不重视教育培养,不利于学院发展。 4、教师设置了骨干岗位,对教辅人员能否也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5、师资有限,年轻教师要持续输入。教师队伍引进的结构、档次等还要科学考虑。 6、目前年轻教师科研有难度和压力,教授课多又没精力和时间搞科研,要形成中青年教师上课为主,教授科研为主的局面。 7、有关副高职晋升,学院要求63年以后出生的必须要有博士学位,能否再松动一点,63年左右这个年龄段的人要读书已经不容易了。 8、要加强教师与海关的交流和联系。 (三)教学管理: 2、非个人原因导致增加课时的,多出的课时打折计算工作量,不尽合理。 3、学院在关注学历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培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海关学院来说,学历和培训是并驾齐驱的两辆马车,缺一不可。 4、有关教学事故认定征求过意见还没实行,近期三四次会议提及试卷规范,包括科研任务等,这些在其他高校是最基本的,但我们学校的老师还不适应,一定要抓严,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帮助。
5、学生上课假条太多,学生活动太多,冲击教学,课堂纪律不好教师也有很大部分责任。 6、教师课时量不足,有的长期吃不饱,今年法律系只有一个班,不是教师本人不愿上,而是没课上。 7、今年招生没有面试,和海关联系又少了一个渠道,而且以后和招生办、海关关系断了以后就很难再接上,不利于相互间沟通,甚至会影响到四年后学生的面试淘汰率,因为招的可能不是海关需要的人。学院还是应当依靠海关办学,这样才能长期生存。 8、讲座以法学偏多,科研处总体协调、统管作用体现不明显,经常出现临时通知、学生被组织拉去充人数、讲座时间撞车等现象。讲座应该每学期提前安排告知,以便系部其他教学活动安排。 9、双肩挑教师的相关待遇没有兑现,上了课还要课时打折,而有些课是别的教师上不了的,顾大局、牺牲精神不能永远做下去,学院应该要认真考虑。 10、外语如升本,要考虑招聘固定的外籍教师,最好从正规渠道选派。 11、海关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物流、归类、国贸等课程设置的比非海关专业还要少。 12、希望院领导在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13、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落实牵头部门上不够明确。 (四)科研工作 1、科研奖励制度出台是好的,但具体操作方法是否继续在研讨,建议先做加法,加大奖励力度,激励、刺激教师主动去做科研,一味的考核导致教师片面追求科研数量,难以保证科研质量。
2、今年科研考评,130多名教师有40多名未完成任务,要反思一下,是否政策出台过快,欠缺科学和合理。 3、目前科研要求对教师来说压力还是很大,容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