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对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情景的描写来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的。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学古诗,提出疑问,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同学们,时光匆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是什么节日呢?。
2、(春节),对了,这些画面正是展现春节的景象。
谁来说说,你们家去年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是啊,春节可真热闹啊)你想知道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吗?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吧。(板书课题)
4、“元日”的“元”你理解吗?老师查了字典,“元”有这几种解释,在这应该选哪一种?那么“元日”指的是哪一天呢?(对啊,它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5、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同学们,古诗到底描绘了正月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赶紧打开书,自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自由读)
2、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这几个字,你会读吗?指名读一读.
3、字音读的很准,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4、诗中有几个字,大家能写好吗?
5、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6、同学们,我们只有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谁来说说.
一岁除:,去。
爆竹:就是鞭炮,瞧,图右下方的就是爆竹.
屠苏:就是屠苏草,在这里是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人们在除夕这天会将最新鲜的屠苏草浸入酒中,正月初一早上全家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据说喝了屠苏酒能保一年不生病.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瞳瞳:如果理解了,那就强调“你说的真好,它是日字旁,跟太阳有关”,就是指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如果不理解,就先引导,先看偏旁跟什么有关,它是指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出示图片)看,太阳渐渐升起来了,多么明亮。请你把它的意思写下来。
新桃,旧符:其实“桃”和“符”指的是同一件东西,我们可以连起来用。大家见过吗,瞧这就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所以每到正月初一,人们便在桃木上刻上“神荼"、“郁垒”两个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后来就指春联。
6、这首诗还有那些词语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读了诗后,你知道宋代人在过春节的时候要做哪些事吗?请你再好好读读古诗找一找,?
(1) 放爆竹 (板书)
你怎么知道的?出示第一句诗,理解意思。
这一天到处是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这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似乎在告诉我们什么呢?(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来到了)你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简洁的话,你说的真简洁,尤其是“一岁除”就是指一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