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长笛知识学习:笛子演奏和创作艺术.doc

格式:doc   大小:1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笛知识学习:笛子演奏和创作艺术.doc

上传人:dyx110 2021/11/1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笛知识学习:笛子演奏和创作艺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页 /总页数 3 页
长笛知识学习:笛子演奏和创作艺术

中国笛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它音色优美、嘹亮动听、流传之广、流派之多,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里的主要成员之一。在二十世纪中叶,中华大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笛子演奏家,其中冯子存(19041987)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他以一曲《喜相逢》震撼了神州大地,首次将中国笛子以独奏的形式搬上了舞台,故此曲在中国笛子艺术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冯子存是在民间音乐极其丰富的环境里磨练成长的,他出生于山西阳原县,从小生活贫困,常与哥哥一起干活。他的大哥会拉四胡,二哥会吹笛子、打板鼓等民间乐器;在闲暇时间,经常随哥哥一起参加民间的演出活动。后来由于生活所迫,随哥哥赴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包头地区做手工艺活皮匠。虽然白天干活很累,但仍然坚持每天晚上在当地搞一些小型文艺演出活动,与民间艺人一起演出二人台小戏,也随当地艺人学习二人台音乐;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和磨练,并将二人台音乐与山西民间音乐柔和在一起,这些积累都成为冯子存创编笛子独奏曲的重要素材,如《八仙庆寿》、《十对花》、《拜大年》、《喜相逢》等,都源于二人台音乐。
如果要了解和研究冯子存笛子艺术,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二人台艺术。二人台是一种地方小戏,由二人对歌对舞,故名二人台。它主要流行于内蒙西部、山西、陕西、宁夏、河北等部分地区,由于它它短小精悍、形式活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格,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二人台的音乐也非常有特色常用的乐器有笛子、四胡、扬琴;另外还有一件打击乐器;四块瓦(四块竹板,一手两块,互相撞击可奏出多端的节奏),有时也加三弦、梆子等等;其中各种乐器必须相互配合,才可构成一条完整、优美又极有特色的旋律,所以老艺人称二人台中的笛子为“骨头”,扬琴是“兜底”的、四胡是“填缝”的。然而经过冯子存的加工发展,笛子的旋律性及独立性增强了,并逐渐变成一种独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