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新
第一页,共118页
第1节 人际关系综述
1.1 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或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页,共118页
1.2 西方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际交往理论
1、符号互动论
2、场合交往论
3、自我呈现论
4、社会交换论
5、T组理论
第三页,共118页
1、符号互动论
米德,《思想、自我和社会》
米德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
米德最感兴趣的是研究个体、群体、社会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的反应。
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 公式。
第四页,共118页
2、场合交往论
康波和斯尼格
交往中的个体行为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一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所面对的交往情境;其二是交往者怎样认识自己的交往行为。
场合交往理论强调特定的情境、特定的场合、特定的人,并由此推演出“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行为”。
第五页,共118页
3、自我呈现论
戈夫曼,是指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论,也称为“印象管理”。
这个理论认为每个交往者都面对着把自己向他人呈现的问题。
强调自我呈现是社会影响的一种手段。
认为人在交往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
这个理论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谋划的气氛。
第六页,共118页
4、社会交换论
霍曼斯
该理论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
第七页,共118页
霍曼斯受经济交易理论的启发,认为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也是一种交换。霍曼斯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所付出的行为要么是为了获得报酬,要么是为了逃避惩罚,并且,人们是按照以尽量小的代价换取尽量多的收益的原则行动的。
第八页,共118页
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实际是一种直接的、随即发生的交换活动。
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奖赏或惩罚。
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
第九页,共118页
5、T组理论
勒温
交往中人们都是按角色来行事的。
提高人们对潜意识交往动机的感受,便于交往者已双方互利的方式行事。
应该努力使双方隐藏于内心的情感表面化,让交往双方能够进行情感交流。
注重训练。
第十页,共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