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处理施工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5,406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处理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1/11/4 文件大小:5.2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处理施工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下室外墙混凝土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南京麒麟启迪低碳智能产业园C6地块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2
江苏五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麒麟启迪低碳智能产业园C6地块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3
江苏五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麒麟启迪低碳智能产业园C6地块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4
江苏五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三、裂缝具体特征:
地下室墙体裂缝多属混凝土收缩裂缝,混凝土收缩裂缝有以下几点:
1、裂缝出现的时间早,属早期裂缝。在未拆模时这类裂缝便已存在,有些裂缝在拆除模板后不久出现,与气温骤降有关。但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裂缝的出现与发展基本趋于稳定,缝宽加大甚小,少数裂缝在混凝土养护后期会自行消失。
2、裂缝出现具有规律性,沿地下室墙长两端附近裂缝很少,而墙长的中部附近裂缝较多,多为垂直于底板的竖向裂缝,出现在墙体中部或柱墙刚度变化较大的地方,两端较少。
3、裂缝一般长度接近墙高,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中间宽,两端受楼板约束逐渐变细至消失。
4、裂缝常表现为贯通性,也有表层裂缝。本工程地下室外墙裂缝经近40天观察基本为表层裂缝,也发现存在一些贯穿性裂缝。
5、随着时间增长裂缝会有所发展,数量也有增加,但裂缝宽度加大不多,发展情况与混凝土是否暴露在大气中和暴露时间的长短
南京麒麟启迪低碳智能产业园C6地块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6
江苏五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有密切关系。通过近40天裂缝的观察,裂缝发展情况和上述特征基本相符。
四、裂缝产生的原因:
从地下室墙体混凝土早期裂缝的形成特点分析,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应变。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主因是混凝土在干燥收缩时受到墙柱钢筋、框架梁柱边缘构件的约束,在内外应力作用下当混凝土的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故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常会出现不同程度和不同数量的开裂,裂缝多为不规则竖斜方向。地下室混凝土开裂通常以生在浇筑后15天内,裂缝主要集中在墙高中下部,根部及顶部几乎没有,沿墙长2~3米一道。
混凝土长墙的水平应力是常引起墙体垂直裂缝的主要应力,长墙中部即剪应力等于零位置的应力最大,该值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线胀系数、温差、收缩差、长高比、长度、约束形式、徐变及混凝土配筋等有关。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升温为正,引起压应力;降温为负,引起拉应力。将混凝土的收缩值换算为当量温差,当此当量温差是负值时应力表现为拉应力。因此当混凝土降温和收缩同时发生时,混凝土结构承受互相叠加的拉应力,当这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在墙体中部出现第一道裂缝,形成一块变为两块的局面。每块墙板又有各自的应力分布,且其应力图几乎相似,但裂缝长度的最大值由于长度减少了一半而减少,此时如果该值仍然超过抗拉强度,则会形成第二批裂缝。如此持续下去,直到混凝土内部的应力最大值小于或等于抗拉强度,裂缝才趋于稳定状态而不再增加。
南京麒麟启迪低碳智能产业园C6地块 地下室外墙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7
江苏五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较低,其抗拉强度更低,因此在拆模后极易出现裂缝。随着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其强度的增大,裂缝的发展逐渐稳定,由此可知最早产生的裂缝是由于最大应力造成的,严重时会形成贯穿性裂缝,缝宽较大,但后期产生的裂缝缝宽较小。当混凝土内部水平最大应力等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结构处于一种极限不稳定状态。混凝土可能开裂,也可能不开裂与混凝土配筋率、混凝土的性状和施工因素有关,而裂缝的间距、宽度、长度具有一定的离散性。
五、影响混凝土裂缝的因素: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开裂是由于混凝土拉应力超过了其本身的抗拉强度而引起的,与设计、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设计原因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墙体伸缩缝最大间距为20米(露天)~30米(室内或埋入土体中),但实际工程设计中地下室墙长大部分会超过此规定,后浇带的设置常受建筑物结构特征的影响仅考虑主楼与地库的沉降,而未考虑地下室长墙的开裂问题。合理设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减少变形约束,可以有效的释放混凝土早期应力应变,减少开裂的机会。
2、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优化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