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页 /总页数 4 页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解析
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海德都是路边树上的山果是酸的,其实是我们不懂得如何攀缘才能摘到山果;都说金钱不能买到快乐,其实是我们不知道从哪里能买到快乐;都说梦想难以化为现实,其实是我们不明白怎样奋斗才能梦想成真都说人生道路是九弯十八曲,其实是我们不懂得选择。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解析》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篇一】
一、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理解。
1.“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2.“多层次”:就是指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沿边城市以及内陆地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3.“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二、当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开放的;当今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当今中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今中国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
第3页 /总页数 4 页
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精品学习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篇二】
自1840年到2000年的中国是充满着急剧变化的一百六十年。这一百六十年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1840年~1949年的半殖半封社会阶段,是一个世纪的屈辱,抗争和探索;1949年以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半个世纪的曲折探索。
1840至1949年又可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年是:
(1)资本主义列强此消彼长变换各种手段勾结中国的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半殖半封社会,并扶植反动势力不断深化这一统治秩序的历史。
(2)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求得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和经济富强同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且在斗争中提出了不少的救国探索方案。包括地主阶级的师夷论,洋务论;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维新方案,革命派的革命共和方案等。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各个派别的斗争和探索尽管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皆归于失败,但都作出了相应的历史贡献,而且为后人的探索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3)在中国半殖半封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艰难曲折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