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7/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成为、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 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 1953 年7 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 他们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农民翻了身, 得到了土地, 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 年~1957 年)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一五成就: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 3、五四宪法的颁布: 1954 年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三大改造的意义:到 1956 年底, 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 年召开的八大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1978 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 目的是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 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 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2、对外开放:从 1980 年设立经济特区( 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 福建的厦门) 开始的; 开放格局: 开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 3、国企改革:三个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