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心理危机干预策略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789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理危机干预策略PPT课件.ppt

上传人:友明 2021/11/5 文件大小:5.6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理危机干预策略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校心理教师培训(20140529)
危机干预策略 
——压力系统模型
姜乾金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杭州京都医院心身医学中心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一、“危机”的两种概念
所谓危机(crisis),最早由Lindemann E (1944,1956)提出,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不能回避又无法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平衡状态。
按照在一个概念,“危机”的前提条件包括有重大事件(如地震)、应对失效和心理症状等三项条件。以下介绍的地震灾难,就符合这种经典的“危机”概念。
例1:地震灾难现场的多种现象(本质上是应激反应)
* 有人向前冲,也有人向后跑(坎农的生物稳态学说——或“战”或“逃”)
* 有人躁动,也有人麻木(高级神经类型说解释——“兴奋”与“超限抑制”之区别)
* 有人呼天抢地,也有人不承认不接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防御说——“退行”与“否认”)
* 一位刚被挖出的青年死在担架上,有人哭着说你为何不能再坚持一下(医学说——挤压综合征)
* 此外,还出现所谓灾民们应该“哭”还是“笑”的争论;一些灾民甚至“害怕”心理援助者;等等。
从例1中,很难说清楚什么叫“危机”。因为人们在灾难中会有多种多样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危机表现。这说明,对于“危机”,不能凭共同感受(看看“跳楼”现场观众的反应吧)去认识,而是需要从多因素、多维度,用不同的理论,加以“系统”的认识
当前有另一种“危机”的概念,是指个体出现心理的严重失调、剧烈的心理矛盾,或心理面临崩溃等危机情况,但不一定由“严重事件”引起,也许只有“小”事情,甚至在别人看来“没有什么事情”。
当今所谓的学生心理危机,将有轻生念头者也包含进去,以及严重如***者等,都未必有重大事件。以下案例2符合这一类“危机”。
患者
推及自己
同事突发心梗
死亡恐惧
前胸闷
高血压(控制)
主观症状
例2:“怕死”的危机 (心理崩溃?)
从例2中,本来“怕死”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但却只有来访者陷入了心理崩溃。显然,与一般人比较,来访者只是无法控制地注意到“可能也会死”的事实,而正常人总是“忘记”这个事实。对于此例,它反映的已经不是简单的“怕”或“不怕”这样简单的逻辑问题,而是需要系统的分析:
患者
推及自己
同事突发心梗
死亡恐惧
前胸闷
高血压(控制)
肠癌8年
反复地想
平时不注意
高血压
st压低
身体差
?
性格认真

人际差
活动少
不敢动
过去工作好
认识消极
反复检查
主观症状
例2:“怕死”的危机(心理崩溃?)
(通过系统分析,可筛查出各种压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