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鼻窦炎的治疗方法鼻窦炎,中医叫“鼻渊”。最早见于《内经》谓“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 这里的“胆”指的是“足少阳胆经”,胆经是鼻和脑相连的路径,如果胆经有热, 则外在表现就在鼻上了。由于患此疾者,多伴有浊涕,且若深渊之不竭,盖病名曰“鼻渊”。其实看得出来,不但是顽疾,而且也不是个小菜。连系到了脑,所以不仅仅鼻本身出现了鼻塞、流浓涕、嗅觉障碍等症状, 头痛、记忆力减退则是患者更为心烦的。得这个病,也是有来历的。还是先说说鼻窦炎的预防常识: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感冒)和牙痛,不及时治愈,就可能拖成鼻窦炎。 ,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 、彻底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和矫正鼻腔畸型,治疗慢性鼻炎。 ,我就清楚记得我的高中班主任用大拇指掏鼻子,扣的他别提多带劲,摇头晃脑的! <注意事项>使用滴鼻净类血管收缩药,切不可使用过久,以免引致药物性鼻炎。一般应以 7-10 日为宜。对症的有个方,叫“苍耳菊花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苍耳子、川芎各 15g, 菊花、蔓荆子各 10g,黄芩 12g,细辛 3g,薄荷、甘草各 6g。慢性者去金银花、黄芩,加黄芪 30g,当归 15g。用法:水煎服,每天 1剂,早、晚分服。 6剂为 1疗程。配合的有外用药,细辛辛夷散。药物组成:细辛、辛夷各等份, 研极细末。用法:少许吹鼻腔,每天 3~6次。方中苍耳子散风通窍,兼能止头痛,为治鼻渊要药。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川芎上行头目,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细辛性善走窜,能宣通鼻窍,祛风止痛以解鼻渊之鼻塞头痛之症;菊花、薄荷、蔓荆子清头目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慢性者去金银花、黄芩,加黄芪、当归补气血,助正气以驱邪外出。细辛辛夷散外吹鼻腔,宣通鼻窍,使浊涕易于流出。内外结合,相辅相成,收效迅捷。如果嫌中药麻烦,也有几个偏方,如下: ,磨成泥状取汁,发作时,涂至鼻孔内,可缓解浓涕不止。 30克,细辛 10克,水煎取汁,加冰片 1克滴鼻,每日数次。 ,每日换 1~2次。 60~100 克,甘草 10~15克,水煎当茶饮,连服 1个月。以上虽然也都是中药,但是药店很容易买到,价格也便宜,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很适合鼻窦炎患者 DIY 噢! 当然也要有备急的法子了,所谓的快餐了! (1) 急性鼻窦炎可用扑尔敏 4毫克、每日 3次口服;复方新诺明 2片,每日 2次口服,首次 4片,红霉素 克,每日 3次口服;呋麻合剂,每日 3次点鼻或 -1% 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 3次点鼻。,药物垂直滴入,然后再捏住鼻孔揉—揉,使药物充分吸收。(2) 慢性鼻窦炎可用 1%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 3次点鼻;5-10% 弱蛋白银,每日 3 次点鼻。扑尔敏 4毫克,每日 3次口服。没事的时候,就修理修理那曾经的鼻子。^_^ 体位引流法先给病人用 l%麻黄素生理盐水点鼻。如病人是上颌窦积脓,取侧卧低头位,健侧向下,若双侧均积脓,于15或30分钟后再做另一侧;如病人是额窦或筛窦积脓,取正坐位低头引流法。另外,捏鼻闭口吸气动作、使鼻腔成负压,有助于体位引流,便于窦内脓液较快地排入鼻腔。中医认为鼻是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