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2011-2020泰安规划简本.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1-2020泰安规划简本.doc

上传人:zgs35866 2016/7/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1-2020泰安规划简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简本一、泰安市概况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东部,东经 126 °2’~ 117 ° 59’,北纬 35° 28’~ 36° 33’。北依山东省会济南,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东连瓷都淄博,西濒黄河。泰安市总面积 7762 平方公里, 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 6 个县市区, 人口 万人。泰安市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旅游城市,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二、泰安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1 、靠近省会城市,处于区域性发展轴线上,区位条件优越泰安北靠省会城市济南,是济南市向南联系的门户,处于济南都市圈的核心区。泰安处于京沪发展带上,同时也处于“山水圣人”旅游线的中央。 2 、经济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仍不高 1990 年— 2008 年泰安的 GDP 年均增幅 % ,产业结构日趋高级化,第一产业比重稳步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快速提高, 第三产业比重缓慢增长。 2008 年泰安市 GDP 达到 1513. 3 亿元,人均 GDP 为 27794 元。但是区内发展不平衡,外向型经济发展不足,总体水平仍不高。 3 、科技教育事业发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条件泰安市为山东省第三大教育基地,聚集了较多的高等专业学校。 4 、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潜力在探明的矿产中自然硫、石膏储量居全国首位,固体矿藏储量占全省的 60% ,岩盐、钾盐、蛇纹岩( 化肥用) 和玉石储量居全省第一位, 铁储量居全省第三位, 煤储量居全省第四位, 耐火粘土,水泥灰岩、制碱灰岩、陶瓷粘土、花岗石、钾长石占重要地位。 5 、自然环境良好,山青水秀,特色鲜明泰安地处鲁中山区,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兼而有之。东平湖是市内最大、省内第二大淡水湖, 该湖为“水泊梁山”故地, 连同稻屯湖、州城湖的“三湖”水面共计 万公顷。泰安市域森林覆盖率 24% ,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 7 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 4处),A 级旅游区 7 处。 6 、交通条件较好,规划期内还将有重大改观泰安市公路事业发展迅速, 现有 6 条高速公路( 京福、京沪、泰莱、泰肥、济菏、莱新), 青兰高速在建;4 条国道( G104 、 G105 、 G220 、 G205 )、 13 条省道, 82 条县乡道。 2008 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公里。泰安市为山东省一般铁路枢纽城市, 境内有京沪铁路、辛泰线、泰肥线、磁东线、东莱线、津辛联络线以及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 7 、城市化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中心城市发展迅速 2008 年泰安市城市化水平达到了 % , 1995 年以来城市水平年均增长 个百分点左右,城市化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大城市(中心城)规模增长迅速( 2008 年底,中心城总人口 85 万人,用地 97 平方公里) ,对城市化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新泰市和肥城市。三、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996 年泰安编制了《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 — 2010 年)》, 1998 年经省政府批复。规划提出“一城两区七镇”、“众星拱月”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心城“一个中心、一轴一线、六条绿带、六个组团”的用地结构, 对泰安市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0 年设立省级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泰安改变了沿山发展的思路, 向多中心组团式的大城市发展模式演进。原有规划已不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新一轮规划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五个统筹”,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全力构建和谐社会。规划确定了五项原则: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坚持保护优先、统筹发展原则;坚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坚持政府导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四、规划范围与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泰山区和岱岳区行政辖区(包括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泰山风景名胜区) ,总面积 2087 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 2011 年— 2020 年,远期展望到 2050 年左右。五、市域城镇体系 1 、市域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确定六大市域发展战略: 即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为主要任务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以创建国际旅游名城为目标的品牌带动战略; 以融入济南都市圈为目标的区域一体化战略;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战略;以空间集聚为导向的城市化战略;以脆弱资源保护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 、市域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