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下一代数据存储技术研究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1,01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下一代数据存储技术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1/11/7 文件大小:10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下一代数据存储技术研究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下一代数据存储技术研究报告(2021年)
 
 
一、存储产业与技术
(一)存储技术发展史
数据的存储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环节,人类探索世界得到的信息和数据不断积累,代代传承,提升了人类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对信息沟通量与质的不懈追求,促使人类探寻更大容量、 更高性能的存储模式,推动开发和应用更多更先进的数据存储技术, 使数据更好地储存和交互,提高数据使用的便捷性与持久性。
20世纪20年代以来,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存储技术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1928年,可存储模拟信号的录音磁带问世,每段磁带随着音频信号电流的强弱不同而被不同程度的磁化,从而使得声音被记录到磁带上。
1951年,磁带开始应用于计算机中,最早的磁带机可以每秒钟传输7200个字符。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的小型磁带盒,可记录约660KB的数据。
1956年,世界上第一个硬盘驱动器出现,应用在IBM的 RAMAC305计算机中,该驱动器能存储5M的数据,传输速度为10K/S, 标志着磁盘存储时代的开始。1962年,IBM发布了第一个可移动硬盘驱动器,它有六个14英寸的盘片,。1973年,IBM 发明了温氏硬盘,其特点是工作时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 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这便是现代硬盘的原型。
1967年,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张软盘。随后三十年,软盘盛极一时,成为个人计算机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质。这个最初有8英寸的大家伙,可以保存80K的只读数据。四年后,可读写软盘诞生。 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存储容量也逐步增长到250M。截止1996年,全球有多达50亿只软盘被使用。直到 CD-ROM、USB存储 设备出现后,软盘销量才开始下滑。
进入21世纪,信息爆炸导致数据量成倍增长,硬盘容量也在飙升,单盘容量已可达到TB级别。即便如此,单块磁盘所能提供的存储容量和速度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磁盘阵列应运而生。 磁盘阵列使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技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进行,改善了磁盘性能,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容错能力。RAID作为高性能、高可靠的存储技术,已经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21世纪以来,计算机存储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快速高效的为计算机提供数据以辅助其完成运算成为存储技术新的突破口。在RAID 技术实现高速大容量存储的基础上,网络存储技术的出现弱化了空间限制,使得数据的使用更加自由。网络存储将存储系统扩展到网络上,存储设备作为整个网络的一个节点存在,为其他节点提供数据访问服务。即使计算主机本身没有硬盘,仍可通过网络来存取其他存储设备上的数据。基于网络存储技术,分布式云存储、容灾备份、虚拟化和云计算等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数据存储,是现代信息产业架构中不可或缺的底层基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存储技术已经呈现出非常多的形态,且仍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数据存储需求。
(二)存储技术架构
现有存储系统从底层到上层由存储介质、组网方式、存储协议和类型、存储架构、连接方式五个部分组成。
(三)存储产业市场纵览
2021年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空间55亿美元, 2020-%的年复合增长率,到 。
存储市场按照存储架构可以分为传统企业级存储、软件定义存储、超融合基础架构。2020年 Q1-%,仍是最主流的存储架构,%,%。 SDS和HCI的增速远远超过TESS,其中SDS未来四年复合增长率 %,%。分布式存储在政府、运营 商、金融、企业、教育、医疗、能源等众多行业被广泛接受和采用。
存储市场按照存储介质可以分为全闪存储、混闪存储、全机械盘存储。2020年Q1-Q3中国存储市场中全 %,%,两者之和接近50%,且全闪存存储的增速较快,较2019年Q1-Q3同比增长20%。
在全球存储市场中,由于闪存成本不断下降,全闪存储份额快速增加,市场占比超过20%。2026 年SSD单TB成本将低于HDD,达到15美元/TB。2025年后,HDD的出货量将每年下降27%,只应用于扩容和归档等少数场景。
随着国内存储厂商的技术进步及国家自主创新的政策激励,国产存储厂商份额不断提升,国产化存储产品也逐渐被用户接受。
(四)存储产业痛点分析
“数据”是数据中心乃至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在数字社会,数据具有基础战略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