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班艺术活动:红黄蓝的构成
设计背景:
《纲要》中提出,将名画欣赏作为一条主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艺术的熏陶。但我一直对它望而却步,因为我不知道孩子能否理解名画,对于组织开展欣赏活动也没有经验。抱着试试的心态,我有意在刚入园的小班孩子身上开始了尝试。小班幼儿刚入园,最先了解的颜色便是红黄蓝三原色,而运用横线、直线画格子也是小班初期的目标之一,于是我选择了《红黄蓝的构成》这一作品。《红黄蓝构成》是荷兰伟大的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通过纯造型的因素,三原色(红黄蓝)和水平线与垂线的网格结构,通过这种图式,寻求各要素之间的绝对平衡。在这幅作品中,他采用大小不等的红黄蓝色域创造出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稳定的平衡感,创造富有节奏与韵律的秩序与美感。本节活动旨在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艺术和艺术世界的基本感觉,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表现出直觉的喜爱;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活动目标:
,知道线条能构成大小不同的格子,感受红、黄、蓝颜色带来的情绪体验。
,表达自己对名画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活动准备:
:带有格子的物品装饰活动室。
:红黄蓝的故事。
。
:圆舞曲。
活动过程:
一、从幼儿已有经验出发,激发幼儿兴趣。
利用电脑绘图,幼儿说到什么颜色便点击什么颜色,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
(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后,教师用适当的语言概括,提升幼儿对颜色的情绪体验。如:幼:我喜欢红色。师:红色很暖和……)
二、听故事,赏析作品,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1)配乐欣赏故事:红黄蓝
(2)欣赏《红黄蓝的构成》,提问:
“房子”中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个颜色?为什么?
“房子”中什么颜色最多?
看到这么多红色,你有什么感觉呢?
“房子”里什么颜色最少?
他们“房间”是什么形状的?
你想给这幢“房子”取个什么好听名字?
(放映幻灯片讲述《红黄蓝的故事》在幼儿视觉的冲击力下,感受色彩。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幼儿在观察、理解中感受画面以红色为主、其他色为辅的色块分布情况,以及色彩的巧妙搭配、色彩的使用比列。最终凸显作品的
核心:追求内在精神的和谐,在规矩与自由之间探索平衡,在平衡状态中表现对立的元素。)
师:这 “房子”是外国的一位老爷爷画的,他叫蒙德里安(附作者画像)。老爷爷用横线和竖线构成不同大小的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再把红色、黄色、蓝色分别填充在适当的位置,让整个画面看上去非常美。作品名称是《红黄蓝构成》。老爷爷还有几幅有关红黄蓝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放映更多的蒙德里安的绘画作品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欣赏作品,激起幼儿的创作欲望。)
三、幼儿创作。
(1)师:我们也来学学老爷爷,用毛笔装饰我们的活动室。
想一想:你想把哪一种颜色涂得最多?哪种颜色最少?
画一画:轻轻地给毛笔沾上颜料,选择部分墙面,从上往下,均匀涂色。
(2)教师观察,适时介入指导。
(初次使用毛笔,在块状瓷砖上选择性涂色,引发幼儿自由创造的兴趣,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
四、师幼欣赏、评价。
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