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西最好的导游词
独秀峰乂称紫舍山,孤峰似披紫袍金衣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中心靖江王城内,有“南天 一柱”之称。山东麓的颜延元读书岩是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独秀峰孤峰突起,陡峭高 峻,气势雄伟,南朝文学家颜延元曾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吧间”的佳句,独秀峰因 此得名。
独秀峰如擎天柱一样竖直耸立,峰顶的独秀亭似乎被托着一般,威严而乂壮观。西麓 有太平岩,东麓有月牙池,月牙池畔有中山纪念塔,峰顶有独秀亭。在独秀峰下,唐有学 宫,宋有铁牛寺,元称大圆寺,后改万寿殿。独秀峰在桂林市中心,平地拔起,气势雄伟, 人称“南天一柱”。原是明靖江王府第,现为广西师范大学。
明洪武二年,明太祖封侄孙朱守谦为第一代靖江王,传十四代朱亨加被清灭。由山西 麓一条曲折的石磴道上山,穿九曲桥到仰止亭,崖上石刻很多,有唐邓叔齐《独秀山新开 石室记》、清黄国材题“南天一柱”、清乾隆皇帝诗和慈禧太后书写的大“寿”字等。明 末清初大画家石涛诞生于此。他是最后一代靖江王朱亨加之子,原名朱若极,明亡时离桂 流落他方。
清代将王城改建为贡院,是广西举行乡试,考取举人的地方。至今在东华门、正阳门、 西华门之上,还嵌着“状元及第”、“三元及第”、“榜眼及第”三块石牌坊。朱红大字, 十分醒目。中国封建科举三级: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解元;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第 一名会元;殿试考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一甲,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骑马 游街。清嘉庆间临桂陈继昌连中三元;道光至光绪年间,桂林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殿 试第一,于建章为榜眼,三坊就是分别为他们所立的。
独秀峰所座落的靖江王城,本为明太祖朱元璋重孙朱守谦藩邸。1912年,孙中山先生 誓师北伐,大本营便设在桂林王城独秀峰下,后人为纪念这位不屈不挠的伟大革命先驱, 特在其驻牌处一月牙池南畔兴建纪念塔和仰止亭。
独秀峰与叠彩、伏波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北距叠彩1000米,东距伏波 500米,海拔216米,高出平地66米,长120米,宽50米,°由3. 5亿年 前浅海生物化学沉积的石灰岩组成,主要有3组几乎垂直的裂隙切割,从山顶直劈山脚, 通过水流作用,不断溶蚀、崩塌,形成旁无坡阜的孤峰。
独秀山体扁圆,晨熹夕照,披上太阳的光辉,俨然一位紫袍玉带的王者,故乂被称为 “紫金山”。南朝宋颜延之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唐张固诗谓“孤峰不与众 山僖,直上青云势未休”。都突出写它介然兀立的气势。南朝文学家颜延元曾写下“未若 独秀者,峨峨郛吧间”的佳句,独秀峰因此而得名。
独秀亭有石阶共306级,在独秀峰顶,为2层、红柱、6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高 7米,长宽各4. 8米,面积23平方米。柱间有通透花窗,东西向双开门。亭侧另有方亭,高6 米,长宽各4. 7米,面积22平方米,原为空袭报警设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周有栏,高 踞悬崖之巅。登临四望,云生足下,星列胸前,千山万户,尽在眼中。
独秀峰位于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内,孤峰突起,陡峭高峻,气势雄伟,素有“南天一柱” 之称。山东麓有南朝刘宋时文学家颜延元读书岩,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颜曾写下 “未若独秀者,峨峨郛吧间”的佳句,独秀峰因此得名。假当晨曦辉映或晚霞夕照,孤峰 似披紫袍金衣,故乂名紫舍山。
20世纪80年代中期,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对独秀峰石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