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PPT演示稿).ppt

格式:ppt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PPT演示稿).ppt

上传人:3188035052 2016/7/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件(PPT演示稿).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导论导论导论部分教学目的导论部分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对中国政治思想使学生能够对中国政治思想史这门课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史这门课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学科状况,历史分期,学象,学科状况,历史分期,学科特点及学****的目的、意义和科特点及学****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有一个清楚地了解。方法有一个清楚地了解。导论导论一一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一)学科性质:政治学,历史学(专门史中的思想史), (一)学科性质:政治学,历史学(专门史中的思想史), 哲学(政治哲学) 哲学(政治哲学) (二)研究对象: (二)研究对象: 1 1 国家和法的理论国家和法的理论““政治学说史作为一门学科,要阐述政治思想的发生和发展政治学说史作为一门学科,要阐述政治思想的发生和发展所固有的规律性,证明政治思想的历史是国家和法的学说有规所固有的规律性,证明政治思想的历史是国家和法的学说有规律的积累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派别律的积累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派别的斗争中进行的。的斗争中进行的。””———— K K· ·A A· ·莫基切夫主编莫基切夫主编《《政治学说史政治学说史》》,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1979 年版,第年版,第 14 14 页页““历史上各个阶级和政治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历史上各个阶级和政治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各阶级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各种不同政治思以及各阶级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各种不同政治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演变和更替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政治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演变和更替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思想对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国家的产生、性是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国家的产生、性质和作用,以及如何维持国家政权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质和作用,以及如何维持国家政权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徐大同等编著徐大同等编著《《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第,第 2 2——3 3页页 2 2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 胡适:政治哲学: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胡适:政治哲学: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人类为何需要政治?政治如何可能?政治何为?如何处理社会人类为何需要政治?政治如何可能?政治何为?如何处理社会政治关系?如何获取和运用权力和权威? 政治关系?如何获取和运用权力和权威? ??以寻根求源、广泛而系统的方式探讨人类政治生活的问题;它以寻根求源、广泛而系统的方式探讨人类政治生活的问题;它是有关政治宏观体系和一般规律的认识或哲学思考(哲学抽象), 是有关政治宏观体系和一般规律的认识或哲学思考(哲学抽象), 其目的既在于认识政治事物的本性,也在于认识公正的或好的社会其目的既在于认识政治事物的本性,也在于认识公正的或好的社会制度。制度。??先秦政治思想史中的政治哲学先秦政治思想史中的政治哲学——如天人关系;人性论;中庸、如天人关系;人性论;中庸、中和思想;势不两立说;物极必反说;理、必、然、数、道等等必中和思想;势不两立说;物极必反说;理、必、然、数、道等等必然性理论;历史观;圣贤观等等。然性理论;历史观;圣贤观等等。 3 3 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的理论: 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的理论: ??是关于社会总体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理论或设计,它包括社会生活是关于社会总体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理论或设计,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思想史中具有独特的意义。的各个方面,在政治思想史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孔子的孔子的““有道有道””之世的追求,老子关于之世的追求,老子关于““小国寡民小国寡民””的设想,庄子的的设想,庄子的““至至德之世德之世””、、““无何有之乡无何有之乡””的幻境,孟子的王道世界, 的幻境,孟子的王道世界, 《《礼记礼记· ·礼运礼运》》篇中篇中的的““大同大同””境界,荀子的境界,荀子的““王制王制””社会,农家人人劳动、自食其力而不分君社会,农家人人劳动、自食其力而不分君臣的美境,杨朱童子牧羊式的田园生活等等臣的美境,杨朱童子牧羊式的田园生活等等 4 4 治国的方略和政策: 治国的方略和政策: 5 5 伦理道德问题: 伦理道德问题: ??法家把政治和道德分为两种不同的事情,儒家把二者合而为一且占法家把政治和道德分为两种不同的事情,儒家把二者合而为一且占据着正统的地位。(马基雅弗利) 据着正统的地位。(马基雅弗利) 6 6 政治实施理论与政治权术理论: 政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