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英汉翻译心得体会
经过大三一学年学习,《翻译》和《翻译实践》这两门课使我受 益匪浅。具体一点说就是,我又掌握了一门新的英语学习技能,也初 步了解了英汉翻译的基本要求与要领。 接下来,我将从一下四个方面 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 翻译的定义
对于翻译这一概念的定义,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看法。冯庆华教 授著的《实用翻译教程》将翻译定义为: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 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 实践活动;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在我看来,翻译, 英文为Tran slation ,是指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 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 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 转换。“翻”是指对交谈中的两种语言进行即时的、一句对一句的转 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 这是一种轮流的、交替的语言或信息转换。 “译”是指单向陈述,即
说者只说不问,听者只听不答,中间为双语人士,只为说者作语言转 换。
二、 翻译的条件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自身条件,否则翻译 便无法进行。首先,译者要具备一定的汉语功底。许多学生,包括我 在内,总是认为汉语是自己的母语,凭借这个优势,应付翻译中出现
的问题绰绰有余,实则不然。从我自身来讲,在英译汉时,语言平淡, 有许多不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在汉译英时,对比较正规的文体,如 文言文,会在理解方面出现偏差,译文相应的也会出现偏差。由此可 见,汉语水平的高低会对翻译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学好汉语,
打好汉语基础对翻译至关重要。
其次,英语功底要扎实。掌握英语语法知识和大量的词汇量至关 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掌握了语法知识而词汇量欠缺,就会迫 使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查阅字典。 久而久之,译者会对翻译产生 抵触情绪,也影响了翻译的整体效果。如果只有大量的词汇,而没有 扎实的语法知识,读者在读译文时会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由此可 见,买一本讲解详细且权威的语法书,认真学习,牢固的掌握英语语 法。同时,多阅读一些英文原著或期刊,扩充词汇量,提高译者的语 言功底。
三、翻译的标准
翻译的标准我国比较全面的翻译标准是由清代翻译严复提出的。 他认为一篇优秀的译文应该做到“信”、“达”、“雅”三个标准。 其中,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 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 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作 为一名翻译的初学者,在翻译时很难同时满足这三个标准。翻译是一 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译者在初学翻译时应当尽量满足“忠实与 通顺”的翻译原则,即严复先生提出的第一条标准“信”。在翻译时, 还应当注意一点:词汇和句式应当与原文文体相一致。我在翻译时, 总是偏爱那些正式且“高大上”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结构。认为只有 这样才会显示出自己的翻译水平。 后来我渐渐意识到,这种想法错误 的离谱。不是所有的文体都应该用正式的词汇,马克•吐温的作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