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民族理论.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族理论.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16/7/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族理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谈到民族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博大精深,各有特点! 我是陕西韩城人, 汉族。当然谈论的就是我们三秦文化, 关中文化, 韩城文化, 我想这也是汉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吧! 要了解三秦文化,首当其冲的是“陕西 10大怪”。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 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十大怪”(即“关中十大怪”)。 1、面条像腰带 2、锅盔像锅盖 3、辣子是道菜 4、泡馍大碗卖“牛羊肉泡馍大碗卖”可称上是“陕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馍似乎是白来一趟。关中人吃饭讲究实惠,肉是大块的肉,馍是硬梆梆的死面托托馍,碗是能盛 6两8两的大老碗。 5、碗盆难分开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 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6、帕帕头上戴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7、房子半边盖 8、姑娘不对外 9、不坐蹲起来 10、唱戏吼起来唱戏,指秦腔。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 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吼戏者, 脸红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观众叫声“好”,这吼戏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获得什么大奖,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秦腔,听起来“过瘾”、“解馋”、“燎得太(好极了) ”。陕西民间工艺品是三秦民间文化最具代表的情感聚焦。高吭的秦腔,奔放的信天游,热闹的社火,震天的腰鼓,细腻的皮影剪纸,艳丽的长安农民画,质朴的泥塑脸谱,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等等。陕西民间工艺品大类有工艺品、礼品、收藏品、旅游纪念品等。 1、安塞腰鼓 2、户县麦秆画 3、蓝田玉 4、秦始皇铜车马 5、西府社火脸谱 6、长安剪纸 7、华县皮影 8、宝鸡泥塑 10、蒲城芦苇画 11、商洛绒绣 12、商南水晶关中, 指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 渭河流域一带), 平均海拔约 500 米, 所以有渭河平原、渭河谷地,关中盆地,关中平原等称呼,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 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 人口密集地区, 富庶之地, 号称" 八百里秦川"。包括了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个地市, 属麦粟文化地带, 是组成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黄河中游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因境内有泾、渭两条河流,有人也称其为“泾渭文化”。茶在关中人的日常饮料中,有着悠久的民俗传承。老百姓俗话说: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来客必有烟酒茶。茶饭、茶饭, 关中至今农村以饭食论优劣,往往说: “谁家茶饭好,谁家茶饭不好。”茶与关中人饮食密切于此可见一斑。关中虽然不产茶,人民饮茶成****这在城乡都是司空见惯的了。关中民俗文化具备着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 1. 历史悠久,具有历史上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多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的特点。 2. 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