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1875892**** 2016/7/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杨修之死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杨修之死 2006-11-13 《杨修之死》教案教学思路《杨修之死》选自《三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曹操、杨修的矛盾冲突。教读本文,应在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杨修、曹操的性格特征,分析探究杨修的死因,深刻领会作者的意图,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在个性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启示。教学目标 ,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国演义》和罗贯中。 ,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国演义》主题曲、 DVD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步骤节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首先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师由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是呀,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生: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生: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看看作者笔下另两位人物是什么形象的。(师板书课题) 师:首先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疏理小说情节。 、词(给加点的字注音,用“恃才放旷”造句) 庖官主簿谮绰刀恃才放旷 :语速要适中,句子停顿要准确,尤其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场合, 要读出感情来。 :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请用概括性的语言说出来。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朗读后做答。边朗读边指导朗读。学生活动:找出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曹操、杨修。故事情节:曹操杀杨修。环境:战场。复述文中的六个小故事。明确:这六个故事分别是:破字,分酥,破梦,告密,出门,答教。归纳:事件心理私解“鸡肋”怒杀杨修破译曹操写“活”字的用意虽称美,心甚忌之分食一合酥虽喜笑,心甚恶之揭穿曹操梦中杀人用意愈恶之密告曹丕愈恶之教曹植出城大怒替曹植作答教有杀修之心三、熟读课文,将文章分为三大部分,并归纳段意。 : 第一部分(第 1—— 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第二部分(第 4—— 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第 10—— 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插入的六件事是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以杨修“身死因才误”做为行文线索。 :杨修和曹操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明确:杨修:恃才放旷。曹操:阴险虚伪、狡诈奸猾。(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只要能说出俩人性格的主要特点即可。) 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研讨探究,概括杨修的死因。辩论活动,了解人物性格(学生各抒己见) 1辩论活动,了解人物性格。师: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曹操杀杨修。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其渊源的,杨修之死也是这样。这是情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