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固结实验报告
式中 —试样的起始高度,即环刀高度(mm)。
3、计算试样在任一级压力Pi(千帕)作用下变形稳定后的试样总变形量。
(6-3)
式中 —试验前测微表初读数(mm);
—试样在任一级荷载Pi作用下变形稳定后的测微表读数(mm);
—各级荷载下仪器变形量(mm)。(由实验室提供资料)
e1
e2
e
p1
p2
P(kPa)
 
M1
M2
图6—2 压缩曲线
α
4、计算各级荷载下的孔隙比。
 
(6-4)
式中 —试样初始孔隙比;
—试样的起始高度(即环刀高度)(mm);
—第级荷载作用下变形稳定后的试样总变形量(mm)。
5、绘制压缩曲线(见图6-2)
以孔隙比为纵坐标,压力为横坐标,
可以绘出关系曲线,此曲线称为压缩曲线。
6、按式(6-5)计算某一压力范围内压缩系数
(Mpa-1) (6-5)
式中 , 。
采用=100~200kpa压力区间相对应的压缩系数来评价土的压缩性。值是判断土的压缩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的大小将地基土的压缩性分为以下三类:
当时,为高压缩性土;
当时,为中压缩性土;
当时,为低压缩性土。
7、计算某一荷载范围的压缩模量:
(6-6)
式中 —孔隙比 ; —压缩系数。
8、试验记录与计算:
 含水率试验记录
试样
编号
盒质量
(g)
盒加湿
土质量
(g)
盒加干
土质量
(g)
湿土
质量
(g)
干土
质量
(g)
含水率
(%)
平均
含水率
(%)
3
 
密度试验记录
 
试样编号
环刀号
环刀加湿土质量(g)
环刀
质量
(g)
湿土
质量
(g)
环刀
容积
(cm3)
湿密度
(g/cm3)
平 均
湿密度
(g/cm3)
含水率(%)
干密度(g/cm3)
平 均
干密度 (g/cm3)
3
1
60
2
60
 
压 缩 曲 线
固结试验记录
试样编号:3 试样面积:30㎜2 试验前孔隙比 :
土粒相对密度: 试验前试样高度: 2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