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章怎么写才能感情真挚?告诉你三个方法!
很多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感情虚假。有时候孩子自己也觉得自己写得很假,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去改。其实,让文章显得感情真挚,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并不难,只要做好下面三个地方就可以了。
(1)语言真实自然
语言不够真实自然是文章显得虚假的重要原因。学生经常会运用一些假大空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实,作为学生,阅历和经验都有限,因此只要如实得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可以了。经常文章中父母和老师的语言过于意味深长,饱含哲理。人物的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比如有孩子写这样一段话:妈妈搂着我,帮我擦了擦眼泪,轻声地说道:“跑步的时候,超越的不是其他同伴,而是超越自己,只有把过去的自己甩在身后,也就取得了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你懂的。”
其实,他想表现妈妈对我的鼓励,但很明显,妈妈的话过于书面语了,在正常的生活中,很少有人会这么说,如果改一下,会不会更好?“跑步的时候,别想太多,自己尽力跑就好了,没准就慢慢追上了呢,再说,谁是一开始就会跑的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透露出其从事的职业。例如有家哥俩儿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调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头,讨论一下。这些人物语言都真实自然,大家猜猜下面A、B、C、D分别对应的是谁呢?厨师的老婆是从事什么职业的?
A.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啊碗啊分不清。”
B.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是针线是线才行。”
C.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D.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2)事例适当虚构
学生进入中学后,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写文章,头脑里的素材几乎都被用光了。可文章还是要写的,那该怎么办?要从哪里寻找素材呢?于是学生想到了虚构故事情节。但往往虚构的事情不符合正常的逻辑和推理,给阅卷老师留下虚假的印象。
其实虚构是可以的。作文中的素材,要想经典,要想动人,一定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源于生活”的意思就是这个素材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保证了材料的真实性。“高于生活”的意思是你可以进行合理虚构,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改编成为我们中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