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煤矿安全培训教学探讨.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煤矿安全培训教学探讨.doc

上传人:Hkatfwsx 2014/8/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矿安全培训教学探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煤矿安全培训教学探讨
安全培训教学探讨
教案
(一)
安全培训教学探讨
煤炭行业属高危行业。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在组织生产建设的同时,还要和五大自然灾害做斗争。因此,安全是煤炭工业的头等大事、是煤矿工作的重点、是煤矿最大的稳定、是煤矿企业成败的关键、是职工最大的福利、是煤矿永恒的主体。
长期以来,煤矿事故频发,除其他原因外,缺乏有效的安全技术培训,职工素质差,是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强化安全培训工作,能使教师把问题讲清楚,让学员听明白,用得上,减少事故概率,提高培训效果,是煤矿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就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安培学员的特殊性
■教案编制
■教师备课
■教学方法
■讲授技巧
一、安培学员的特殊性
1、文化程度差异大——文盲~研究生。
2、年龄跨度大——18~60岁。
3、工作岗位分布广——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采掘
机运通等。
4、技能水平悬殊大——技术员、正高工;高级技师、
标兵、能手、特种作业人员、
普通工人。
5、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6、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小康、特困。

7、安全培训周期短、频次高——求知、求新。
8、培训班性质多样化——资、复;管、特、建、新。
9、学****目的明确——要求解决实际问题。
10、对教学方法有与时俱进的要求——反对、
要求、欢喜。
二、教案编制
1、编制原则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
■按学员需求编制
■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原则编制
■按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可行性原则编制。
2、编制内容与要求
安培教案应按以下要求编制:
课程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学时安排、课外作业、参考试题等内容。
下见“矿井灾区救护”教案编制范本:
一、课程内容
1、课题名称
矿井灾区救护

2、主要内容
阐述灾区救护技术、原则、方法等问题:
1)灾区救护新技术……………1
2)灾区人员行动原则…………5
3)灾区避灾原则………………10
4)灾区人员自救、互救原则及方法………………………………12
5)爆炸及重大火灾事故发生时,灾区遇险人员如何自救逃生
…………… 12
6)自救器佩用…………………15
二、培训对象
煤矿各级安全培训机构师资人员、煤矿企业主要经营者、煤矿主要经营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区长、特种作业人员、成建制队伍、新工人等。
授课时,可根据学员对象的职责、岗位、文化程度和已有知识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因人施教”的方法。
对理论、实践、深度、广度区别把握,使每类学员都能感受到本教材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可行性。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员了解灾区救护新技术。
2、使煤矿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灾区救护技术,正确指挥抢险救灾。
3、使职工悉知灾区自救、互救的原则和方法,能正确开展自救、互救,以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损失。
通过案例教学,加深职工对上述要求的理解。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使学员能真正熟练掌握灾区救护的原则和方法。
难点是当发生爆炸或重大火灾事故时,灾区遇险人员如何成功逃生?
五、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研讨法、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
六、教具
挂图、模型、实物、多媒体软硬件等。
七、学时安排
4~8学时。
八、课外作业
1、爆炸或重大火灾事故发生时,灾区人员如何自救逃生?
2、灾区遇险人员自救、互救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九、参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发生事故时,灾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立即汇报、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灾。
2、***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积聚的浓度达到5%~16%的爆炸界限;空气中有≥12%的含氧量;有≥ 650℃的引爆火源。
3、灾区创伤急救,应遵循“三先三后”的原则是:
对出血伤员,应先止血,后护送。
对骨折伤员,应先临时固定,后护送。
对呼吸停止伤员,应先进行人工呼吸,
后护送。
二、名词解释
“自救”——系指矿井发生事故时,灾区人员采用正确方法进行自我保护、安全撤离和妥善避灾,使之生存下来。
三、判断题
1、抢救触电人员时,应先切断电源,抬到新鲜风流中;若呼吸停止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不得打“强心针”。(√)
2、当佩用自救器从灾区逃生时,自救器发热是不正常现象,应将其扔掉,快速逃离灾区。(×)

四、选择题
1、当发生重大爆炸事故,灾情尤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