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word..
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提醒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根底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提醒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承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才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当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开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到达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开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开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开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和开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根底,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抑制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开展中的矛盾,从而到达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开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开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开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根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开展的特点,来开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开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开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当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立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15、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根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X和道德准那么。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
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场。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存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剩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