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六章
支付(zhīfù)清算业务
1
第一页,共66页。
支付清算业务(yèwù)概述
商业银行系统内资金汇划清算
央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
央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2
第二页,共66页。
支付清算(qīnɡ suàn)业务概述
一、支付清算系统的概念和内容
(一)概念题解
“支付”:广义的理解是经济活动引起的一切资金转移行为
支付清算体系是实现(shíxiàn)资金转移的制度和技术安排的有机结合,是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第三页,共66页。
(二)支付清算体系包含的内容
1、支付清算系统
2、支付工具(gōngjù)
3、支付清算服务组织
4、支付清算监督管理
4
第四页,共66页。
支付清算系统:支撑各种支付工具应用、实现资金清算并完成资金转移的通道。
支付工具:传达收付款人支付指令、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和资金转移的载体,可分为现金、票据、银行卡等。
支付清算服务组织:通过账户服务、支付系统、支付工具等手段为社会提供资金清算和结算服务的机构(jīgòu)。
支付清算监督管理:中央银行为维护支付体系的安全、稳定及社会公众对支付体系的信心,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支付清算系统、支付工具和服务组织进行监督管理的行为。
5
第五页,共66页。
二、支付结算与资金清算的关系
(一)资金清算业务处理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客户之间的资金转移和债权债务清算能否(nénɡ fǒu)顺利完成。
(二)从客户角度出发,客户之间的资金往来通过银行进行划转,此为支付结算;从银行角度出发,由客户资金转移引起的银行之间的资金存欠关系的结清称为资金清算。因此,支付结算与资金清算相互依存,关系密切。
6
第六页,共66页。
三、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沿革
(一)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人民银行集清算、结算、监督于一身,是高度集中的“全国大联行”清算体系,一切转账结算集中在央行,结算对公对私分开,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和国家银行体制色彩(sècǎi)。
(二)改革开放初期:取消全国大联行,实行多家专业银行自建联行系统,划分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的联行资金。
7
第七页,共66页。
(三)1995年——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确立了央行全面承担支付清算管理、维护支付清算系统(xìtǒng)的安全运行职责;央行逐步完成大额实时支付系统(xìtǒng)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xìtǒng)。
(四)2006年至今:我国初步建成以央行现代化支付系统(xìtǒng)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xìtǒng)为基础,票据交换系统(xìtǒng)、银行卡支付系统(xìtǒng)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
8
第八页,共66页。
四、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简介
(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是中国人民银行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和电子通讯技术开发建设的,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提供资金清算服务的公开平台(píngtái)。
两个业务应用系统: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
9
第九页,共66页。
国家处理中心
备份处理中心
城市处理中心
城市商业银行汇票处理系统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
央行国库业务处理系统
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
商业银行行内汇兑系统
农村信用联社系统
全国银行间外汇交易系统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系统
全系统
中央债券发行系统
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系统
现代化支付系统(xìtǒng)总体结构图
10
第十页,共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