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爬天都峰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 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 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教案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三、教案难点: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1 .读词语
顶峰 似乎 忽然 白发苍苍 咱们 奋力
终于 辫子 勇气 决心 居然 力量 2.读课文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 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标好自然段序号。
3. 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级:
仰望:
攀着:
心颤:
鲫鱼背:
二、我知道
1.这篇课文写()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
2.在预习过程中我遇到的不明白的问题:()。
二、交流预习学案
1.小组内交流 小组长检查:生字读音、新词的意思、课文朗读情况、了解课文的大意。
2.全班交流展示 老师抽查预习学案(或指生读生字词,或读课文段落,或指生说课文大意等等)。
三、合作探究:
1.按“爬山前 -爬山时 - 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 容,。
2.天都峰是一座怎样的一座峰?
四、交流、点拨导学案 1.学生交流: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引导归纳:天都峰是既高又险的峰(指导朗读理解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导学案】
一、合作探究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2.“我”和老爷爷是怎样鼓舞爬上峰顶?
三、交流、点拨导学案 1.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1)(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2)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 些词语、句子中看 “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 ?”、感叹句“真叫人发颤 ! ”以及语气词“啊”
“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
1)自由读课文的第 8至 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2)“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 3到 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a. 出示第 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 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 3、 4自然段。
3)“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 6、7自然段,画出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