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fēnxī)之贾宝玉
第一页,共26页。
第1页/共26页
第二页,共26页。
10/19/2021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缚,厌弃功名利禄,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
作为《红楼梦》中的第一主人公,是曹雪芹满怀理想和激情、倾其心血和才力创造的既丰满深刻、又生动鲜明艺术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全新的不朽(bùxiǔ)典型。
贾
宝
玉
封建社会(fēngjiànshèhuì)的叛逆者
第2页/共26页
第三页,共26页。
第3页/共26页
第四页,共26页。
⑴、出场(chū chǎng)前的侧面描写。
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王夫人眼中的贾宝玉顽劣异常,是个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不肖子弟。
黛 玉:(听母亲说)“衔玉所生”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她心中想“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bèi lǎn)人物,懵懂顽童”。
第4页/共26页
第五页,共26页。
侧面介绍,一般人对宝玉看法(kàn fǎ)(贬斥态
度)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
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所作所为(suǒ zuò suǒ wéi)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第5页/共26页
第六页,共26页。
⑵、出场后的肖像(xiàoxiàn)描写。
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
年轻公子,非常眼熟,产生(chǎnshēng)亲切
感,一见如故,心灵相通。使用
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黛玉的客观(kèguān)观察
第6页/共26页
第七页,共26页。
◆宝玉外貌(wàimào)描写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chūn xiǎo)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他面容明朗,流光溢彩。月与花本已美丽,
而中秋之月,尤为圆润(yuánrùn)清朗;春晓之花,尤为鲜艳润泽。他的“面”与“色”如此搭配,充满了青春活力,而他的心灵,也正如中秋之月一样纯洁无瑕,他的感情,也正如春晓之花一样朝气蓬勃。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第7页/共26页
第八页,共26页。
这里作者一连用四个比喻。整齐的鬓发,茂密修长的眉,直率可爱中透出勃勃英气;而红润的面色、灵活多情的眸子,又有几分女儿气,但这并非柔弱无力,这是他过于善良的心灵酝酿出的独特气质(qìzhì),与秦钟的女儿气不同,宝玉的女儿气带着生机和活力,带着不安分的气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不满现实、强烈追求自由的人。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qiūbō)。”
第8页/共26页
第九页,共26页。
这种奇特而美好的表情,只可能出现在宝玉的脸上。他纯真无比,崇尚青春美与自由美,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他同情(tóngqíng)女子(上至贵族小姐,下至地位低下的丫鬟)的悲惨命运,“专能和女孩们结交”,正因为如此,他首先领略了“遍被华林”的“悲凉之雾”,“爱博而心劳”。他的过于美好的追求,使他的面庞永远不会被恶劣的表情玷污,永远温和若笑,饱含深情。
“虽怒时而(shí ér)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第9页/共26页
第十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