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美术学科《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美术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与要求的特点介绍一,强化人的发展目标,弱化学科知识目标对人的培养目标比较具体 1、旧课程标准给中小学美术学科定性时,虽然也有培养人的目标,如陶冶情操,促进个性发展,完善心理结构。但是在具体内容要求方面仍然是学科体系要求,对人的培养目标上不是很具体。中小学美术课时安排一期二期绘画、工艺、设计(雕塑) 欣赏课时表现应用欣赏课时 1趣味美术 90% 10% 72 95~97% 3~5% 72 2 3 40% 50% 10% 72 90~95% 5~10% 72 4 40% 50% 10% 36 85~90% 10~15% 36 5 30% 50% 20% 36 6 30% 50% 20% 15% 20% 36 80~85% 15~20% 36 7 30% 20% 15% 15% 20% 36 36 8 25% 20% 艺术课 9 25% 20% 20%15% 25% 36 36 教学内容的比较一期二期拓展 1,绘画、工艺使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造型活动,绘画,计算机、摄影 2,工艺、纸工、泥工(造型土) 3,绘画、工艺学习点、线、面、形、色彩等启蒙写生、毛笔画、泥塑、色彩、平面构成,版画计算机纸木金塑 4,绘画,工艺掌握点、线、面、形、色彩等造型要素材料设计各种材料进行造型活动,彩塑,人物造 5,绘画,工艺型,色彩构成,产品包装、装潢设计低温陶日用品设计 6,绘画,工艺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写生、工具、材料 7,雕塑进行设计创造,彩墨画,卡通漫画,布摄影计算机编辑艺、纸艺设计,笔墨情趣,名片贺卡设计重视知识同时重视育人?学科教育目标包括二个方面,一是知识目标,二是人的目标,这二个目标体现为一种对立统一关系,目前学校教育中, 普遍重视知识目标,而忽视人的目标, 而且由于不适当地强调知识目标的难度, 以至于严重地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原来有 365 行,行行出状元,现在成 365 行,只有大学出状元。新课程标准定性?唤起对生活的热爱、对想象的热忱,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潜能,提高艺术素养,促进个性发展和完善人格,都具有重要作用二、增加教学内容的弹性减化画种技能的演绎 1,美术创作、美术史、美术评论、美学(美国) 2,表现和欣赏(日本) 3,美术知识、美术创作、美术与生活(我国香港) 4,表现、鉴赏、、实践(我国台湾) 5,绘画、工艺、欣赏(我国大陆) 6,表现、应用、欣赏(北京) 7,表现与应用、欣赏(上海) 视觉艺术极其丰富,核心是创造教学内容要求应体现一种弹性,让学生主动地选择, 学生有极大的差异, 一种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其中一些学生肯定是不公平的, 尽量避免一是吃不饱,二是吃不了三,渗化审美、创造,达到潜移默化,淡化逻辑体系,反对食古不化?(书画版)一年级教材,针对一年级学生喜欢画人物画, 按照以前逻辑体系的严密性, 应该先画景物、树木、风景、最后画人物。第三课〈我的好朋友〉,增加了一定数量的人物画启蒙写生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