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矿产资源管理.pptx

格式:pptx   大小:282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矿产资源管理.pptx

上传人:892629196 2021/11/15 文件大小:2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矿产资源管理.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 矿产(kuàngchǎn)资源管理
第一节 矿产资源管理(guǎnlǐ)概述
第二节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guǎnlǐ)
第三节 矿产资源规划管理(guǎnlǐ)
第四节 地质资料汇交管理(guǎnlǐ)
第五节 矿产资源管理(guǎnlǐ)政策研究和制定
第六节 矿产资源管理(guǎnlǐ)信息系统
第一页,共62页。
第一节 矿产(kuàngchǎn)资源管理概述
一.矿产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一)矿产资源管理的概念与基本目标
矿产资源管理是矿产资源主管部门以矿产资源所有权管理者和国家行政管理者的身份,在矿产资源积累、储备、消耗过程中,对矿产资源质和量的监督管理。其管理对象是矿产资源总量,管理相对人是各类地质勘查单位,矿山企业和乡镇(xiāngzhèn)个体采矿者。
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包括两方面:
(1)实现和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
(2)确保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第二页,共62页。
(二)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
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如下5个方面:
(1)矿产资源的储量管理。
(2)矿产资源管理政策研究制定(zhìdìng)。
(3)矿产资源规划管理。
(4)地质资料汇交管理。
(5)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页,共62页。
二.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历史和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矿产资源管理三项最基本(jīběn)的职责(储量审批、储量统计、资料汇交)就已明确,80年代开始步人依法管理轨道。
(一)矿产资源管理历史沿革
(二)矿产资源管理现状评价
经过40多年的实践,我国的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作法,在储量审批管理方面,制定了17条管理规章和52种技术规范;在矿产储量登记统计和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方面,也形成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和操作规程。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建立逐步展开。
第四页,共62页。
我国矿产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1)由政府部门直接审批储量,已不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
(2)我国现行(xiànxíng)的矿产资源管理方式与国际惯例存在很大差异。
(3)随着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的实施和我国矿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矿业权市场和矿业资本市场还远未形成。
(4)地质资料汇交管理与矿业权管理相脱节。
(5)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管理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五页,共62页。
第二节 矿产资源储量(chǔ liànɡ)管理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是矿产资源管理的基础,内容(nèiróng)包括建立统一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级标准、矿产资源的审批管理、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等。
第六页,共62页。
一.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级
(一)国外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级基本情况
1.国外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级现状(xiànzhuàng)
以美国为代表的矿产分类分级:该分类方案将矿产资源分成三类五级—依据经济可行性分为经济的、准边界经济的和次边界经济的;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确定的、推定的、推测的、假定的和假想的。
联合国分类框架采用三维分类法,即根据经济可靠性(经济轴)、可行性评价(可行性轴)和地质研究程度(地质轴)将矿产资源储量分为10个类别。
第七页,共62页。
2.国外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现状
国外油气资源的分类,也可大致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dàibiǎo)的西方系统;一个是以俄罗斯等国家为代表(dàibiǎo)的分类系统。西方系统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石油工程师学会(SPE)和世界石油大会(WPC)做了大量工作,于1994年6月在斯塔万格的世界石油大会上提出了有关原则的联合报告。其中的一组定义已成为石油工业中首选的一种储量分类方案。
第八页,共62页。
(二)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级基本情况
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分级源自前苏联,属于技术型分类系统。
1999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了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17766一1999),它是依据矿产勘查阶段和可行性评价(píngjià)及其结果、地质可靠程度和经济意义,将固体矿产资源进行的分类。首先是通过地质评价(píngjià)分出了查明矿产资源和潜在矿产资源(属于尚未发现有条件预测的),然后是对发现后的查明矿产资源通过可行性评价(píngjià)分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和内蕴经济的。综合考虑上述技术和经济的因素将矿产资源分为三大类,即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16种类型。
第九页,共62页。
作为(zuòwéi)分类依据的地质评价阶段与地质可靠程度是对应的关系,即勘探对应的是探明的,而可行性评价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