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民间游戏 (3).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民间游戏 (3).doc

上传人:drp539603 2021/11/15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间游戏 (3).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常乐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集
大班组 2013年9月
熊和石头人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会模仿小动物身体移动的方法,提高幼儿反应能力。
2、感受扮演小动物角色的愉悦,初步培养自制力的品质。
游戏玩法:
1、一教师扮演“熊”在家里睡觉,另一教师引导幼儿进入创设的情景。
2、提问:“熊”看见会抓我们小动物的,那怎么办呀?——幼儿自由说
3、教师总结交代规则:熊转过头时,我们变成石头,一动也不动。被熊发现动的“石头人”就算被熊“吃掉”了,那就要退出游戏站一边等待。
脚底搬搬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游戏方法:幼儿两至三人围坐在一起,伸出自己的双脚。
游戏开始,一幼儿用手按顺序触摸每个幼儿的脚,边摸边念童谣,当念到“脚”时,幼儿将要被触摸的那只脚立即缩回去。如果没有及时缩回去,而被摸者的手碰到,就算输,继续伸脚;如果缩回去了就算赢,脚就不能再伸出来。游戏接着进行,一直玩到只剩下一只脚为止。收回双脚快的为优胜者,被誉为聪明人,最后剩下的一人为败者,中止游戏一次。游戏规则:摸脚者同时要伸脚,按顺序摸别人的脚也摸自己的脚。 建议:此游戏适宜在室内地板或室外草地上进行
附童谣 脚底脚底搬搬, 一搬搬到南山,南山北,种小麦, 小麦西,开飞机, 飞机到,快缩脚。
爆 米 花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游戏方法:若干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为爆米花的“锅子”,另请八至十名幼儿钻到圈内当“米粒”。 游戏开始,“锅子”沿顺时针方向边走边念儿歌。念到“砰”时,“锅”和“米粒”同时向上蹦跳,接着“锅子”立即蹲下,松开相拉的手,表示
“锅盖”打开了。当念到“抓”时,“米粒”赶快往圈外跑,“锅子”立即站起,手拉手,将未跑出的“米粒”围在圈内。跑出的“米粒”充实到“锅子”队伍中,其余“米粒”仍在圈内,游戏继续进行,直至“米粒”全部跑出,调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规则:只有念到“砰”时,“锅”和“米粒”才可同时向上蹦跳。 建议:1.此游戏适合中、大班幼儿。2.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 锅子转,爆米花,锅里米粒噼噼啪,时间到了就爆炸,砰!米花熟了快来抓!
金锁银锁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
游戏方法:
请一名幼儿做“关锁”人,该幼儿的两手掌作“锁”,手指张开,手心向下,其余幼儿的手指触在“关锁”人的手掌中。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念儿歌,念毕,“关锁”人捏紧手掌,被捏住的幼儿站在场外。游戏重新开始。游戏规则:“关锁”人必须等儿歌念完后才能把手掌关住。建议:1.此游戏可四至五名幼儿一起玩,可请能力强的幼儿作“关锁”人。2.此游戏中的儿歌用上海方言念,趣味更浓。 附儿歌(方言、普通话) 金锁银锁, 金锁银锁,咔嚓拉一锁, 嚓啦一锁马兰走过, 蚂蚁走过,,捏着算数。 捏着算数。
跳绳
跳绳又名“跳百索”。花样繁多,分单人跳和多人跳等形式。单人跳时,双手摆绳,可前摆跳、后摆跳、双手交叉摆绳跳,也可带人跳、蹲跳、跑步快跳等。多人跳时,一般由两人摆绳,也可将绳一端系于树上由一人摆绳,其他人跳,跳法多种多样,边跳边唱数数。
跳房 子
跳房玩法多样。一般先在地上划一“田”字形的“房”,在“田”字一端或几端划一半圆形(俗称“馍馍头”)。游戏时,把“瓦儿”(砖块、瓦块、石块等均可)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