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紫藤萝瀑布.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紫藤萝瀑布.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21/11/15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紫藤萝瀑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名称
紫藤萝瀑布
科  目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七年级学生,年龄在14岁左右;对本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景物描写的文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对其作用还认识不深。对课文的朗读很感兴趣,比较喜欢大声的朗读、一起读和个人读,因此要突出朗读教学。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 体会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正确对待生活的坎坷,把握生活。
二、过程与方法
1.  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2.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  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教学重点、难点
1. 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 
教学资源
 配乐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幻灯投影、配文插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印象中的瀑布是怎样的呢?
  (学生发言)
  的确,恰如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绘写的那像是从天而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巨幅白练。
  (投影显示紫藤萝图片)
  而紫藤萝则是一种供观赏的、有羽状复叶紫色花的木本植物。盛开的藤萝“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一位女作家宗璞以她细腻的感知丰富的想像用瀑布比喻花繁花盛、蓬勃旺盛的藤萝可谓新颖独到。
 
 
 
 
 
教学活动
作者、背景介绍
  投影显示:
  1、宗璞(pú:含玉的石头,也指没有琢磨的玉)1928年生,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在和谐淳厚文雅的学术气氛中受到熏陶,学养深厚,气韵独特。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2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2、“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铁箫人语·哭小弟》)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而写作此文时她的小弟──一位娴科技、娴艺文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贡献了血汗、才华的正当盛年的工作者却身患绝症。作者悲痛中徘徊于庭院,见一树如瀑的藤萝花睹物释怀,写下了这篇让人在绚丽的色彩、奔腾的激流中感悟生命意义的优美散文。
教学活动3
 
整体感知课文:
  ⑴由同学推荐两位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读课文。
    ⑵大屏幕出示听朗读时需思考的三个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抓住紫藤萝的特征来描写的?
      ②课文哪一节侧重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③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心路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这三个问题是紧扣着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出的。带着问题听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