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洋紫荆,学名: Bauhinia blakeana 。又叫红花紫荆、红花羊蹄甲,为苏木亚科羊蹄甲属常绿中等乔木。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 2-4m 。枝干丛生。单叶互生,全缘, 叶脉掌状, 有叶柄洋紫荆叶子,托叶小,早落。花于老干上簇生或成总状花序,先于叶或和叶同时开放; 花萼阔钟状; 5 齿裂,弯齿顶端钝或圆形;花两侧对称,上面 3 片花瓣较小; 雄蕊 10 ,分离; 子房有柄。荚果扁平,狭长椭圆形,沿腹缝线处有狭翅;种子扁,数颗。紫荆为落叶乔木,经栽培后常成灌木状。叶互生,近圆形,顶端急尖, 基部心形,长6— 14 厘米,宽5— 14 厘米, 两面无毛。花先于叶开放, 4— 10 朵簇生于老枝上; 小苞片 2, 阔卵形; 花玫瑰红色,— 厘米, 小花梗纲柔,长 — 厘米。荚果狭披针形,扁平,长 5— 14 厘米, 宽 — 厘米,沿腹缝线有狭翅不开裂;种子 2—8 颗,扁圆形,近黑色。花期 4—5 月。貌似兰花的植物形态优美,而且容易培植。这种西方人最初把洋紫荆喻为「穷人的兰花」。洋紫荆树一般高约七米,一般可生长四十年。这种植物很易扎根生长。原产及分布产于中国黄河流域。陕、甘南,新、川,藏、黔、滇南、粤、桂等地均有栽培。苗圃实地拍摄(4张) 习性:喜光。不甚耐寒,喜肥厚、湿润的土壤,忌水涝。萌蘖力强,耐修剪。彩蝶树(9张) 羊蹄甲, Bauhinia purpurea L 为豆科乔木羊蹄甲属形态特征半常绿乔木, 枝初时略被毛, 毛渐脱落, 叶硬纸质, 近圆形,长 10-15 厘米,宽 9-1 4 厘米, 基部浅心形, 先端分裂达叶长的 1/3-1/2 , 裂片先端圆钝或近急尖, 两面无毛或下面薄被微柔毛; 基出脉 9-11 条; 叶柄长 3-4 厘米。总状花序侧生或顶生, 少花,长 6-1 2 厘米,有时 2-4 个生于枝顶而成复总状花序,被褐色绢毛;花蕾多少纺锤形,具 4-5 棱或狭翅, 顶钝; 花梗长 7-12 毫米; 萼佛焰状, 一侧开裂达基部成外反的 2 裂片, 裂片长 2- 厘米, 先端微裂, 其中一片具 2齿, 另一片具 3齿; 花瓣桃红色, 倒披针形,长 4-5 厘米, 具脉纹和长的瓣柄; 能育雄蕊 3, 花丝与花瓣等长; 退化雄蕊 5-6 ,长 6-10 毫米; 子房具长柄,被黄褐色绢毛,柱头稍大,斜盾形。荚果带状,扁平,长 12-25 厘米, 宽 2- 厘米, 略呈弯镰状, 成熟时开裂, 木质的果瓣扭曲将种子弹出; 种子近圆形, 扁平, 直径 12-15 毫米,种皮深褐色。花期 9-11 月;果期 2-3 月。地理分布产于我国南部。中南半岛、印度、斯里兰卡有分布。生长习性喜阳光和温暖、潮湿环境, 不耐寒。我国华南各地可露地栽培, 其他地区均作盆栽, 冬季移入室内。宜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栽植地应选阳光充足的地方。繁殖培育管理粗放,应注意树形的美观,如出现偏长,应及时立柱加以扶正,幼树时期要作修剪整形。种子多不发育,繁殖多采用扦插或压条、嫁接法,扦插于夏、秋季进行。有白蛾蜡蝉、蜡彩袋蛾、茶蓑蛾、棉蚜等危害, 可喷施 90% 敌百虫或 50% 马拉松乳剂 100 0 倍液杀灭。朱焦学名: C. fruticosa(L.) . 科:龙舌兰科朱焦属别名:紫千年木、红竹、朱竹朱焦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无分枝。有匍伏根状茎。茎直立无分枝。叶近革质,在茎上部呈 2 列旋转聚生,依品种不同,有绿色、淡黄、鲜红或带紫红色,披针状长圆形。圆锥花序生于上部叶腋,花白色或淡红色。浆果球形。植株清秀, 叶色艳丽, 在庭园中广泛栽作花灌木, 常丛植于草地、花坛、湖边或建筑物前。艳山姜 科属: 别名:熊竹兰、月桃拉丁名: Sedum spectabile Boreau 山姜科山姜属形态特征花叶艳山姜艳山姜,多年生常绿草本,高 -3m 。叶大,互生;叶柄长 1- ; 叶舌长 5-10mm ,外被毛;叶片披针形,长 30-60cm ,宽 5-15cm ,先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柔毛,两面均无毛。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 30cm ,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每一分枝上有花 l-2 朵; 小苞片椭圆形,长 3- , 白色, 先端粉红色, 蕾时包裹住花, 无毛; 小花梗极短; 花萼近钟形, 长约 2cm , 白色, 光瑞粉红色, 一侧开裂, 先端 2 齿裂; 花冠管较花萼为短, 裂片长圆形, 长约 3cm , 后方的 1 枚较大,乳白色,先端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 2mm ;唇瓣匙状宽卵形, 长 4-6cm , 先端皱波状, 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 雄蕊长约 ; 子房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