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第2章 现代短波通信.pptx

格式:pptx   大小:309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2章 现代短波通信.pptx

上传人:465784244 2021/11/16 文件大小:3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2章 现代短波通信.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章 现代短波(duǎnbō)通信
概述(ɡài shù)
短波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00m至10m(频率(pínlǜ))的无线电波进行的通信。又称为高频(HF)无线电通信。
短波通信可以利用地波传播,但主要是利用电离层反射进行传播。
第一页,共31页。
第2章 现代(xiàndài)短波通信
概述(ɡài shù)
短波(duǎnbō)通信的优点:
可用低廉的成本实现远距离通信;
通信设备体积小,可方便地改变工作频率;
短波电台临时组网方便、迅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短波通信的缺点:
可供使用的频段窄,通信容量小;
信道条件差(是一种变参色散信道);
大气和工业无线电噪声干扰严重。
第二页,共31页。
短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chuánbō)特性
短波(duǎnbō)的传播方式
短波的天波(tiānbō)传播模式
第三页,共31页。
短波(duǎnbō)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
短波(duǎnbō)段低频端的电波被吸收的程度较大,高频端的电波有可能穿出电离层,大部分电波被电离层反射,形成短波(duǎnbō)的天波传播模式。
天波的入射角应选择在保证电波能返回地面但又不被吸收(xīshōu)的范围内。
缩小寂静区的办法:选用高仰角天线减小电波到达电离层的入射角,同时选用较低的工作频率,使射线在入射角较小时电波不至于穿透电离层。
地面波和天波均不能到达的区域
短波的传播方式
第四页,共31页。
短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chuánbō)特性
最高可用频率:指在实际(shíjì)传播中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电波的最高频率。
Fmu :入射角为θ0(θ0>0º )时的最高可用频率(pínlǜ)。
最高可用频率(MUF)
临界频率 :对应于电离层各分层的电子密度,都存在一个相应的最高频率 ,在此频率的电波垂直入射(θ0=0)到电离层时,将被该分层反射,而高于此频率的电波将穿出该分层。
第五页,共31页。
短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chuánbō)特性
一天(yī tiān)内最高可用频率的变化规律
最高可用频率(pínlǜ)(MUF)
第六页,共31页。
短波(duǎnbō)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
(a)为天波和地波构成(gòuchéng)的多径;
(b)为天波的单跳模式和多跳模式构成(gòuchéng)的多径;
(c)为电离层不同分层的反射构成(gòuchéng)的多径;
(d)为电离层的漫射构成(gòuchéng)的多径。
多径传播(chuánbō)问题
多径传播将带来的问题:信号的延时和信号的衰落。
第七页,共31页。
短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chuánbō)特性
衰落(shuāiluò)
在短波通信(tōng xìn)中,即使在电离层的平静时期,也不可能获得稳定的信号,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总呈现忽大忽小的随机起伏,这种现象称为信号的“衰落”。
快衰落:持续时间仅几分之一秒的衰落。
慢衰落:持续时间比较长(可能达到1小时甚至更长)的衰落。
第八页,共31页。
短波(duǎnbō)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
衰落(shuāiluò)
1、慢衰落(吸收型衰落)
它是由于电离层电子密度及其高度的变化造成(zào chénɡ)电离层吸收特性的变化而引起的。其表现为信号电平的缓慢变化。
2、快衰落(干涉型衰落)
它是由于多径传输引起的干涉型衰落。干涉衰落具有明显的频率选择性。
第九页,共31页。
短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chuánbō)特性
多普勒频移
如果在发送端发送一个单频(等幅、恒定相位的正弦波)信号,经多径传输(chuán shū)后得到的接收信号不再是一条普线的单频信号,高频载波的频普将被展宽,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频移或多普勒展宽。
多普勒频移的倒数称为信道的“相干时间”。当系统传输的信息符号(时间)宽度(kuāndù)大于信道的相干时间时,将引起时间选择性衰落。
第十页,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