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8
文档名称:

结节病HRCT诊断及鉴别诊断学习教案.pptx

格式:pptx   大小:6,395KB   页数:1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结节病HRCT诊断及鉴别诊断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11/16 文件大小:6.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结节病HRCT诊断及鉴别诊断学习教案.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学
1
结节病HRCT诊断(zhěnduàn)及鉴别诊断(zhěnduàn)
第一页,共148页。
概述(ɡài shù)
结节病是一种未知病因的多系统慢性炎性疾病。病理上结节病为非干酪性肉芽肿,可累及几乎任何器官。肺实质、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受累最为常见,占患者(huànzhě)总数的90%,并占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大部分。在结节病的某些阶段约90%的患者(huànzhě)可出现胸部放射影像异常,估计20%演变成慢性肺疾病导致肺纤维化。
第1页/共147页
第二页,共148页。
流行病学(liú xínɡ bìnɡ xué)
尽管结节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一般发生于小于40岁的成人,发病高峰(gāofēng)在20-29岁。妇女发生率略高于男性。
第2页/共147页
第三页,共148页。
临床(lín chuánɡ)特点
最常见的临床特点是呼吸系统症状 (即咳嗽、呼吸困难、支气管高敏感),疲劳、盗汗、体重减轻和结节性红斑。但有50%的结节病没有症状,只是偶然在胸片上发现异常。
肺功能检查一般表现为肺活量减小和一氧化碳弥散能力(nénglì)减低的限制性通气障碍。如果出现支气管内结节病,就会发生阻塞性通气障碍。%结节病例中存在气道阻塞,被认为是预后不良的表现。
第3页/共147页
第四页,共148页。
病因(bìngyīn)
遗传因素:结节病可能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环境与职业因素:金属铝、锆、铍,滑石粉、松树花粉、黏土等也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yǒuguān)。
感染因素:某些病源微生物可诱发本病。但本病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说明感染在结节病的发病中并非持续存在,否则会造成感染的扩散。因此,目前尚无法确认感染因素和结节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免疫学因素:T淋巴细胞受体(TCR)的质或量的异常与结节病的发生有关(yǒuguān)。
第4页/共147页
第五页,共148页。
发病(fā bìng)机理
结节病是一种免疫(miǎnyì)介导的多系统疾病。多认为属于细胞介导的Ⅳ型变态反应。结节病肉芽肿的形成至少需要三个主要环节:
⑴暴露于未知抗原。
⑵针对未知抗原的细胞免疫(miǎnyì)反应: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⑶免疫(miǎnyì)效应细胞聚集:这些聚集的细胞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由血液循环中的细胞在肺组织中重新分布;另一种是这些细胞在病变部位的局部增殖。由于这些细胞在局部的聚集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从而促发更多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第5页/共147页
第六页,共148页。
发病(fā bìng)机理
结节病肉芽肿形成过程:
⑴某种抗原刺激了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当再次接触抗原时,T淋巴细胞被激活,在白细胞介素II的协助下,使T淋巴细胞增殖而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引起巨噬细胞在病灶部位(bùwèi)聚集。
⑵继之,增殖的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纤维连接蛋白,刺激纤维母细胞增生,使肉芽肿病变纤维化。
第6页/共147页
第七页,共148页。
病理(bìnglǐ)组织学
结节病的组织学特征是非干酪样肉芽肿。肉芽肿中心有组织细胞、类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的核,该核被淋巴细胞、散在分布的浆细胞和各种数量不等的纤维母细胞及外周的胶原包绕。
结节特点:与肺组织分界清楚、单个孤立于肺间隔内,或三五个、十几个成群沿淋巴管周围间隙分布。不典型的可表现为结节内出现纤维素性坏死、边界(biānjiè)不甚清楚、肉芽肿主要位于气腔内等。
第7页/共147页
第八页,共148页。
分期(fēn qī)
40多年前,Siltzbach根据胸片所见定义了结节病的以下五个分期。0期:胸片表现正常;1期:仅有淋巴结增大(zēnɡ dà);2期:淋巴结增大(zēnɡ dà)和肺实质病变;3期:仅有肺实质病变;4期:肺纤维化。
国内中华结核病学会1993 年“结节病诊断及治疗方案” ( 第三次修订案 ) ,将胸部结节病分为3 期。Ⅰ期:肺淋巴结肿大, 而肺部无异常;ⅡA 期:肺部弥漫性病 变,同时有肺门淋 巴结肿大;ⅡB 期:肺部弥漫性病变,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Ⅲ期:肺 纤维化。以上分期不代表结节病发展的顺序 。
第8页/共147页
第九页,共148页。
第9页/共147页
第十页,共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