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出师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可根据课堂推进状态自我调节。
一、诗句导入,激发兴趣。
以组合诗句的方式,通过“出师一表”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通过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提出疑难,扫除朗读和理解的障碍。
三、共读课文,理清要点。
以理清文章结构为目标,以教师范读为引子,通过师生共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在理解中反复朗读,把握要点,品味语言。
四、综合学习,自主探究
学生围绕人物和作品评价或其他学习中的问题自我发现,自谈感受,合作探讨。
五、选背课文,文化积累
学生选背精彩片断,展开竞背,师生共评。
【教学实录】
一、对联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组被打乱的诗句,想请同学们把他们重新组合完整。(出示打乱了的对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师一表通今古,远比管乐盖有余。
出师一表千载无,千载谁堪伯仲间?
生: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生: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生:(小声嘀咕)怎么都有“出师一表”?
师:(笑着问)可不是吗?都有“出师一表”,而且都是在赞诵“出师一表”。这“出师一表”是什么呢?我们的历史小博士能不能帮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啊?
〖点评〗以古代诗句对作品的评价引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添学生人文素养。
生:可能是说的诸葛亮的《出师表》吧。
师:诸葛亮的情况,你能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吗?
生: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青年时隐居乡间耕种,后来,受刘备“三顾茅庐”,出山相助其完成大业。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退敌、六出祁山,一生辛劳,万古留芳,成为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真不愧为我们的历史小博士。难得你用这样整齐的句式向我们概括了诸葛亮辉煌而又多彩的一生。谢谢,请坐下。智慧的确是诸葛亮身上耀眼的光芒,除此而外,他忠诚报人的品格也令后人所称道。这三句诗中提到的《出师表》就是力证。
〖点评〗由人所共知的“智慧”自然过渡到学生不太熟悉的“忠诚”,为全文的理解和阅读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和句子的断句。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请做好记号,一会儿我们通过集体讨论来解决。(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疑难之处)
生:“开张”是什么意思?
生:“痛恨”是什么意思?
生:“感激”是什么意思?
生:“谨慎”是什么意思?
师:看来大家还真遇到了不少难题,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帮大家解决一下呢?(生紧皱眉头,若有所思)
生:老师,我知道,可当我将自己的理解放到原文中后,就讲不通了。(其他同学表赞同的点点头)
师:这是因为大家提出的这些词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演变发生了变化。“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同时,这篇课文中还有许多单音词也是古今异义。如:先、崩、弊、诚、愚等,大家在学习时应加以分辨。
生:“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