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4
文档名称:

《智者预言》.pdf.pdf

格式:pdf   页数:39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智者预言》.pdf.pdf

上传人:jactupq736 2016/7/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智者预言》.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蓦然回首, 我们看到了不可思议的智慧! Abruptly turn round, we see an inconceivable wisdom! 爱新觉罗·固山额真 编著 六千年历史作证: 6000 years’ history give evidence: The Prophesy of the Sage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 ?????????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ISBN7-80506-970-0/Z · 144 Ⅰ. ?…Ⅱ. ?…Ⅲ. 中国—哲学—传统文化经典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2 )第 65431 号书 名: ????作 者: 爱新觉罗·固山额真著出版发行: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海拉尔市河东新春路68 号) 印刷装订: 广东省科普印刷厂责任编辑: 乌力吉装饰设计:姜嘉雪开 本:850mm ×1168mm 1/32 印 张:88 字数: 1700 千字版 次: 2003 年 1 月第 2 版 2003 年 1 月第 2 次印刷印 数: 2000 —5000 册书 号:ISBN7-80506-970-0/Z · 144 定 价: 元(全 8 册) 1 preface 序序 《史记?龟策列传》曰: “……数年之间、太卜大集,会上欲击匈奴,西攘大宛,南收百越,卜筮至预见表象、先图其利,及猛将推锋执节,获胜於彼,而蓍龟时日亦有力於此。上尤加意,赏赐至或数千万,如丘子明之属,富溢贵宠,倾於朝廷。”由是可知,当时精於卜筮之人才不少,太卜为卜筮官之长。“太卜大集”,集中不少卜筮高手,搞了一次军事战争预测,取得了成功,获得了胜利, 得到了数以千万计的赏赐,乃至“富溢贵宠,倾於朝廷”。你看太卜的技术多准确、神奇,得到的报酬何等可观!太卜们究竟掌握的什么技术?再看《周礼》曰: “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四”。由是可知,太卜是掌握的三易之“法”,而不是三易之“书”。《连山》、《归藏》之书久巳失传, 《连山》、《归藏》之“法”在民间尤有蛛丝马迹可寻。不是吗?在爱新觉罗·固山额真先生大智慧论《易数解码》一书中,首次披露了“归藏法”的一丝微光,尚有丰富的“归藏”内容未及透露。 《连山》之“法”,也是考古无据,传说失真的。虽有马国翰的《连山》、《归藏》辑佚书,引郑玄等的注释,仍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能用顾名思羲之法。“连山”二字,正符合堪舆中千里寻龙,穿山过峡,山连山的起伏变化中的学问,风水师最重过峡一节, 《地理人子须知》曰: “观龙之术,尤切於审峡,峡者龙之 2 智者预言 The Prophesy of the Sage 真情发现处也……审峡之美恶则龙脉之吉凶融结真伪皆可预知,真地理家不刊之秘诀也。”过峡之处正是山连山之处,连山之法,即是寻龙之法,归藏之法,即是点穴之法。活人归藏于阳宅,死人归藏于阴宅,其中自有不少理同而辞异的精彩内容。 最为可贵的是, 《周易》一书,未遭秦火,至今仍传承不绝, 其学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富有广阔无际的学术空间,可容千古睿智之士纵横驰逞, 激励出无穷的智慧成果,丰富了中华易学文化。堪称《易经》为群经之首,可算是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易为卜筮之书”,当是《易经》著者的本意,后经儒家哲理化的发挥、辅之以十翼,丰富了它的理论,也加强了卜筮论断的思维空间。不知象数,如何设卦,不明义理,怎么判断。《史记?日者列传》说: “自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越王勾践仿文王八卦以破敌国、霸天下”。当知是用“分策定卦、旋式正基,然后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的卜筮方法指导行为而达到“天下治”,和“破敌国、霸天下”的。 《黄帝阴符经》说: “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 昭昭乎进乎象矣”。其中“八卦”属于易学,是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三分法与两分法相结合,用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符号系统、描述世界,反映事物,指导行为的八卦妙用定吉凶。《易经》卦爻辞,作为用易试例范本, “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周易》就是从“卜筮”应用中发展起来的。早在《左传》、《国语》中就有不少的卜筮应用事例。 3 preface 序其中“甲子”,属于古天文学的研究成果,反映天道运行规律, 是古历法计时的特色,是各种传统数术学的依据,从中总结出五行生克的精辟方法,以简驭繁,得出吉凶的答案。 太卜所掌三易之法,即掌握了天地人三才中一切变化之学问, 《史记?日者列传》曰: “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可见古人视“卜医”之品位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