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锥齿轮公差标准-DIN3965
DIN 3965 锥齿轮公差
锥齿轮公差 DIN3965
UDC : 德国标准 1986年8月 取代1981年9月版
为了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行的标准的现行实践相一致,整个标准都使用逗号作为十进制标志。
目 录
DIN 3965 锥齿轮公差
第一部分 基本内容
应用范围
此标准为直齿,曲齿及带偏置距或不带偏置距的弧齿锥齿轮指定公差,相应的模数范围为1mm到50mm,最大节圆直径达2500mm。
前言
为确保标准满足锥齿轮所有功能要求,涉及到运转平稳性,承载能力,均匀的角度传递和统一的使用寿命,齿轮系统某些参数的误差有必要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公差大小已使用与圆孔配合相类似的原则确定了。因此,与圆孔配合类似,目前技术无法实现的精度对应的公差等级也已被确定,因为它们代表将来有可能达到的精度。
符号和量
a 齿面接触斑点尺寸,轴向偏移
c 齿面接触斑点尺寸
d 节圆直径;齿面接触斑点尺寸
dm 中点节圆直径
dB 测试凸缘直径
dR 分度曲面直径
DIN 3965 锥齿轮公差
e 齿面接触斑点尺寸
f 个体误差;齿面接触斑点尺寸
fa 轴线交点误差
fi’ 齿间切向综合误差
fk’ 切向综合误差的短波成分
fl’ 切向综合误差的长波成分
fp 相邻周节误差
fu 相邻周节偏差
fΣ 轴交角误差
m 模数
mmn 中点锥距处的法向模数
tB 安装距(顶点到背部的距离)
tE 轮冠距(大端齿顶圆所在平面至定位面的距离)
tH 辅助面距(辅助平面到定位面间距离)
u 传动比
B 孔径
F 综合累积误差
Fi 旋转偏差
Fi’ 切向综合误差
Fp 节距累积误差
Fr 径向跳动
DIN 3965 锥齿轮公差
Frd 测试凸缘直径dB相对于大轮轴线的径向跳动
Frs 参考平面F1相对于大轮轴线的径向跳动
F1,F2 参考平面
K1-K9辅助量
Rm 中点锥距
δ 分锥角
δa 顶锥角
εα 端面重合度
εβ 纵向重合度
εγ 总重合度
φ 公差增量
Σ 轴交角
DIN 3965 锥齿轮公差
图1 齿坯和安装距公差(同样可以参考DIN3971中的定义)
齿坯尺寸公差
(适用于切齿之前的齿坯)
计量、制造和装配所必须的测试平面和测试直径的公差也同样要满足。
图1中标识了一个锥齿轮主要的尺寸。在特殊情况下,有可能给其它尺寸规定公差。
推荐使用如下公式给径向跳动和轴向跳动规定公差:
DIN 3965 锥齿轮公差
类似地这可以用于所有参考面在热处理后重新修整的场合。
顶锥角δa的极限偏差:
对于公差等级为6或以上的: ;
对于公差等级为7到9的: ;
对于公差等级为10或更大的: 。
孔径或柄径的公差,B:
对于公差等级为5和6的: IT5;
对于公差等级为7到9的: IT6;
对于公差等级为10和更大的: IT7。
齿轮公差体系结构
锥齿轮的公差体系与圆柱齿轮的类似(间DIN3961)。曾尝试确保特定的齿轮质量大致能够囊括所有来自制造质量的误差和偏差的平均值。然而,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要求和制造过程的不同导致了单个误差间的关系发生变动(见条款6)。
DIN 3965 锥齿轮公差
DIN3965的第2到4部分给出的公差值是尽量在现有制造经验的基础上指定的。
对于单面啮合运转测试,已给出了fl’和fk’的公差值,作为Fi’ 和fi’ 的公差的备选方案(见DIN3965的第3部分)。为避免发生矛盾,将Fi’ 和fi’的公差与fl’和fk’的公差分开,不可以同时使用。
在此标准中,个体误差f是指轮齿体系个体参数值(例如节距)与期望值间的偏差,与此同时,综合和累积误差F用来指几个个体误差的累积作用。
参考DIN3971中参数的定义。
目前在确定有些误差或偏差(见DIN3971)时不具备足够的精度。另外象径向综合误差不可以用于评价目的,因为这些误差的测量是在齿面接触斑点偏移的情况下完成的。此测量仅可用于测量径向跳动。
此标准中指定的锥齿轮公差体系包括了12个公差等级,在目前的制造水平下不可能达到最好的公差等级,将它们列入其中的目的是保证公差体系的完整性。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