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高中语文 15《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

格式:doc   大小:9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语文 15《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蓝天 2021/11/22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语文 15《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第一板块:审视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对待 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议 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学****迁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 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 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作出了 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 “回归传统”的口号, 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 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了分析。
二、 作者简介: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人。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 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 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 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粮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一中国传 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辩证法研究》等等。
三、 整体感知:
1 •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明确: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第二部分:第4一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 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
第二层:10段分析文化传统得以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第三层:11段说明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第四层:12—13段,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及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全文是总分总结构,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 我们如何止确对待传统。
2•课文中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 不拒之千里之外。
四、文本研****br/>1•研读引子部分:
⑴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时代发展与传统的关系?
明确:“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决裂”,“而是妥善地利用过 去(传统)”。
⑵作者把“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差别,说成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相媲 美”,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该如何理解?
明确:类比。化抽象为具体,贴切、形象,增强说理的生动性。说明文化传统是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