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专题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简要生平?孟德斯鸠( Montesquieu,1689- 1755 年)攻读法学,任律师、法官、法院院长, 1716 年继承男爵封号并担任波尔多议会的议长职务。? 1726 年辞职,考察,著述。?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27 27岁承袭伯父的职位和爵位,任波尔多法院的庭长,并改名孟德斯鸠男岁承袭伯父的职位和爵位,任波尔多法院的庭长,并改名孟德斯鸠男爵。爵。??此时的孟德斯鸠已经对法国社会之黑暗和专制有了认识并树立了远大的此时的孟德斯鸠已经对法国社会之黑暗和专制有了认识并树立了远大的学术志向,他决不愿意终身做悠闲富足的乡绅和官吏。所以,他不惜一学术志向,他决不愿意终身做悠闲富足的乡绅和官吏。所以,他不惜一次次抛家舍业前往巴黎,以求广交朋友、体察社会、著书立说。次次抛家舍业前往巴黎,以求广交朋友、体察社会、著书立说。??1726 1726 年,孟德斯鸠卖掉官职,迁居巴黎。年,孟德斯鸠卖掉官职,迁居巴黎。 1728 1728 年, 年, 39 39岁的孟德斯鸠获得岁的孟德斯鸠获得法国文人的最高荣誉,成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同年,他迈出国门,开法国文人的最高荣誉,成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同年,他迈出国门,开始了做长途学术旅行,足迹遍及奥、匈、意、瑞、德、荷、英等国,详始了做长途学术旅行,足迹遍及奥、匈、意、瑞、德、荷、英等国,详细了解各国的政治、法律、文化、宗教信仰情况。细了解各国的政治、法律、文化、宗教信仰情况。??在英国,孟德斯鸠居住长达一年半,实地考察了他羡慕已久的立宪政体、在英国,孟德斯鸠居住长达一年半,实地考察了他羡慕已久的立宪政体、法律制度、宗教宽容,切身体会了英国的政治自由。其间,孟德斯鸠广法律制度、宗教宽容,切身体会了英国的政治自由。其间,孟德斯鸠广交各界朋友,并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交各界朋友,并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带着巨大的收获,孟德斯鸠回到法国,埋头著述。带着巨大的收获,孟德斯鸠回到法国,埋头著述。 1755 1755 年,这位为政治年,这位为政治自由而奋斗终身的伟大的思想家病死于巴黎,终年自由而奋斗终身的伟大的思想家病死于巴黎,终年 66 66岁岁主要著作: ?《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研究方法: ? 1 、多国别的比较研究? 2 、大范围的比较研究? 3 、大时间跨度的历史比较研究写作背景?孟德斯鸠一生以探索政治自由为己任,《论法的精神》是他倾毕生心血绘制的保障公民政治自由的最终方案。决定他这样做的,是他所处的时代和他自身的成长经历。?孟德斯鸠生逢法国封建统治走向没落,资产阶级革命正在酝酿和成熟的阶段。新兴资产阶级经济上受钳制,政治上受排挤,利益和要求得不到满足,甚至连人身自由也难以保证。至于更下层群众,处境更加悲惨。在这样一种黑暗腐化、全面无序的状态之下,几乎每一个阶层都感到不堪重负的压力,都发出了不满的呼声。作为一个敏锐的思想家, 孟德斯鸠不可能不去思考时代向他提出的课题,不可能不去探索如何从政治制度和法律上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问题。?孟德斯鸠对公民不自由的体察和思考是逐步深化的。作为少年学子,孟德斯鸠因受朱伊公学自由气氛的感染而抒发过不自由的忧伤;作为年轻的法庭庭长,孟德斯鸠比他人更真切地感受到法权在王权面前的软弱无力。作为乡间的土地贵族,孟德斯鸠的经济利益并不受封建君主的特殊保护。这一切,必然促使他在探索公民政治自由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在巴黎,他出入贵族沙龙,广交学界名流, 和一大批启蒙思想家都有或深或浅的友谊; 在旅途中,他积极交往各国开明人士,自学获取思想营养;在英国,他看到了应该如何设计保障公民政治自由的政治法律制度蓝本。?《论法的精神》这样的政治法律理论巨著, 是孟德斯鸠一生思考和探索的学术成果,是他全部精力和心血的结晶。正如孟德斯鸠在完稿之后发出的喟然长叹: “我毕生精力,耗尽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上面。”历史地位??从从1734 1734 年至年至 1747 1747 年,孟德斯鸠历时年,孟德斯鸠历时 13 13年,写作《论法的精神》。年,写作《论法的精神》。 1748 1748 年,巨年,巨著在瑞士日内瓦出版。正如伏尔泰所赞,它是著在瑞士日内瓦出版。正如伏尔泰所赞,它是““理性自由的法典理性自由的法典””。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论法的精神》在世界法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独特而重要,在某些方面是无的《论法的精神》在世界法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独特而重要,在某些方面是无可比拟的。可比拟的。??首先,它一改古典自然法学派方法,把法置于自然和社会的极其宏大的首先,它一改古典自然法学派方法,把法置于自然和社会的极其宏大的横断面上,在法和诸多事物的关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