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芦花荡 (3).ppt

格式:ppt   大小:968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芦花荡 (3).ppt

上传人:bjy0415 2021/11/22 文件大小:9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芦花荡 (3).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你会读吗?
尖利 能耐 悠闲 寒噤
阴惨 仄歪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张皇失措
(jìn)
(zè)
(mò)
(huáng)
1、小心防备。
2、央求。
3、尖锐;锐利。
4、技能、本能。
5、闲适自得。
6、倾斜、歪斜。
7、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8、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
9、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提防
——央告
——尖利
——能耐
——悠闲
——仄歪
——转弯抹角
——打牙跌嘴
——张皇失措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芦花荡
孙犁
孙犁,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篇”。
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集子是《白洋淀纪事》。
语言风格:细腻优美,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有“小说的诗”“诗的小说”美称。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
背景
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1-8):序曲,
第二部分(9-19):开端,
第三部分(20-54):发展,
第四部分(55-62):高潮,
介绍老英雄的工作环境,任务和性格.
写老英雄载了两个女孩子回芦花荡.
写老英雄船上的大女孩“挂花”了.
写老头子智斗鬼子为女孩复仇。
本文写了三个人物,主要人物是
——老头子
次要人物是
人物形象
大菱、二菱
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分组思考讨论
“过于自信和自尊” 该怎样理解?

如:①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②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③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
④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