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跟腱断裂康复过程的功能锻炼名词解释(大地).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跟腱断裂康复过程的功能锻炼名词解释(大地).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9/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跟腱断裂康复过程的功能锻炼名词解释(大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跟腱断裂康复过程的功能锻炼名词解释
(断友:大地,QQ:283398452)
足趾运动——也称脚趾运动,就是在手术后石膏期内,在不引起踝关节伸曲的前提下,脚趾向上翘到极限位置,然后往回勾屈到极限位置,各停留6秒,脚趾上翘时尽力张开,往回勾屈时尽力并拢,两个动作组合在一起才是一次完整的足趾运动。
静力收缩——是指关节保持不动的情况下,以意念控制神经,让全身或部分躯体的肌肉有节奏的收缩,每次收缩时间保持6秒。在跟腱康复前期过程中,主要进行患腿大腿静力收缩和小腿静力收缩锻炼,起初练****大腿静力收缩时可以用健侧腿先找找感觉再做。
直抬腿——包括平躺向上直抬腿、患侧卧向内侧直抬腿、健侧卧向外侧直抬腿、俯卧后抬腿,每次抬起时停留6秒。平躺向上直抬腿脚跟抬起高度15cm,俯卧后抬腿脚尖抬起高度10cm,患侧卧向内侧直抬腿抬起高度10cm,健侧卧向外侧直抬腿抬起高度40cm。平躺向上直抬腿随着股四头肌力量的加强逐渐改为坐位向上直抬腿。要求动作要缓慢,抬腿时膝关节一定要绷直,否则达不到锻炼效果。患侧卧向内侧直抬腿时健腿曲腿跨过左大腿停放。
背伸——是指足趾和脚前掌用力回勾到极限位置,停留6秒。
背伸角度——就是指脚掌无抗阻主动背伸时小腿延长线和脚底面的夹角。平常所说的背伸角度一般是指主动角度(被动角度约比主动角度大3—5度)。一般来说,可以并脚站立是90度,面墙静力前屈时膝盖与脚尖能同时碰到墙是95度,能站稳一字步是100度,可以下蹲是105度(110度才可深蹲),可以交替下楼梯是110度,正常人是115度。
跖屈——是指前足尽力下踩的动作,就是足趾和脚前掌用力下踩到极限位置,停留6秒。
踝泵——是背伸与跖屈的动作组合练****指足趾和脚前掌最大限度回勾,然后最大限度下踩。
内外翻——以脚掌中心线为旋转轴,脚掌沿此轴向内侧和外侧翻转到极限位置,各停留6秒。两个动作组合在一起是一次内外翻。
足环转——以小腿为旋转轴,尽力全幅旋转整个脚掌,包括顺时针、逆时针两个方向。在康复锻炼整个过程动作中,应适时以足环转、踝泵、内外翻等形式进行脚踝放松活动。
粘连——是指体内的粘膜或浆膜由于发炎而粘在一起。粘连是人体组织再生的过程,当人体组织被切开后,切口处组织液渗出,其中有大量的组织纤维蛋白互相交织形成纤维网,随着毛细血管供应新形成的组织营养,使新生组织结构不断延伸,直至组织完全修补,如果是非正常组织之间形成了纤维蛋白网,就形成了纤维性粘连,引起功能障碍。手术后粘连一直是医学上急待解决的难题,从理论上讲,几乎所有的手术都涉及到组织之间粘连的问题。在跟腱手术后石膏期三周后,一般都会形成或轻或重的粘连,在康复过程中粘连始终伴随,功能锻炼过程中的拉扯感和疼痛,很大程度上是粘连原因导致的,能站姿单腿提踵后拉扯感将不再明显。松解粘连需要一定角度并辅以一定力量才能完成,但
松解粘连过程是一个反复性过程,并非一次解开就完成了,需要反复多次方可最终解开。若想完全松解粘连,必须通过功能锻炼才能完全实现,常用的松解粘连功能锻炼方式主要有弓步推墙、踩坡、斜坡八字步、斜坡“8”字走、走马路牙子及局部按摩等。
本体感觉——以身体本身的感知能力,感受训练状态变化过程中所带来的刺激和感觉。本体感觉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十分重要,要细心体察和把握,可以有效避免再次受伤,“循序渐进”与“身体力行”都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