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1
最新课件
一、消毒的目的
〈一〉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藉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其目的:,引起流行发生。,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
2
最新课件
〈二〉不同的传播机制引起的传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病原体随排泄物或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范围较为局限,如能及时正常地进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中断传播的效果较好。,病原体随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污染范围不确切,进行消毒较为困难。须同时采取空间隔离,才能中断传染。。
3
最新课件
二、消毒的种类
〈一〉疫源地消毒 疫源地消毒是指有传染源(病者或病原携带者)存在的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体外传。疫源地消毒又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二种。随时消毒是指及时杀灭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进行的随时的消毒工作。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隔离,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地点进行的彻底消毒,以期将传染病所遗留的病原微生物彻底消灭。在医院中传染源停止隔离出院后,对物品及病房的消毒亦为终末消毒。
4
最新课件
〈二〉预防性消毒 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传染源情况下,对可能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进行消毒措施。如公共场所消毒,运输工具消毒,饮水及餐具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均属之。医院中手术室消毒,免疫受损严重的病人,如骨髓移植病人预防性隔离及消毒措施亦为预防性消毒。
5
最新课件
三、影响消毒的因素
〈一〉病原体的种类
〈二〉消毒对象的性质
6
最新课件
〈一〉病原体的种类
,必须用杀菌力强的灭菌剂、热力或辐射处理,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故一般将其作为最难消毒的代表。,而对一般消毒剂的耐受力却比其他细菌为强。
7
最新课件
,但较易被电离辐射所杀灭。肠道病毒对过氧乙酸的耐受力与细菌繁殖体相近,但季胺盐类对之无效。,但对酸耐受力强。、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对一般消毒处理耐受力均差。常见消毒方法一般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8
最新课件
〈二〉消毒对象的性质
,喷洒药液不易停留,应以冲洗、擦试为宜。,易使药液停留,可用喷洒消毒。,对易于吸收药物的布、纸张效果较好,而对金属表面,须延长时间。、痰液消毒不宜用凝固蛋白质药物处理,因蛋白质凝固对病原体可起保护作用。
9
最新课件
,但不宜用于毛皮,塑料和人造纤维制品。。。,均可造成损坏。。
10
最新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