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doc

格式:doc   大小:27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doc

上传人:泰山小桥流水 2021/11/22 文件大小:2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
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
1 / 12
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
精品文档
2014 国考申论真题(副省级)
给定资料
年 10 月 10 日是第 22 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全球约有 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某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报
告表明, 我国城市劳动力人口中亚健康人群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 其中城市无业人员中的心
理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该心理研究所的 Z 博士说: “人的内心不稳定、不平衡会造成个人负荷加重,并累及社
会适应能力,无形中拖累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某社会学家也指出,社会的浮躁与焦虑,不仅易引发有害的聚合行为,且可能因之导致社会的某种断裂,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矛盾多发,竞争压力加大, 工作节奏加速, 使得
部分国民心理疾患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开始凸显。
心理问题涉及面广泛。从发育的儿童、成长的青年,到空巢老人 ;从校园内的大学生、
工棚里的农民工, 到政府官员、 企业精英, 各阶层的人都可能面临各式各样心理问题的困扰。
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对人们的危害绝不亚于心脑血管、 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 有统计
显示,每年约有 160 万人因心理问题导致行为失常,甚至构成犯罪,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有观察家指出,破解这一问题,政府应承担营造 “大环境 ”的责任。改革开放 30 余年,
在举世瞩目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必须妥善解决心态失衡等社会问题,
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过 “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社会学研究员 Y 认为 “制定政策时,
政府还应充分考虑政策的科学性、 连续性和社会影响, 减少因政策的不连续性等因素导致民
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减少对个体造成刺激和重大挑战 ”,“尤其是对于城市边缘人群和农村
贫困人群, 提高他们的积极情感、帮助其消解负面情绪, 对于缓解社会冲突,减少人际间的
矛盾与仇视,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目前社会问题日渐增多,造成社会心理方面的若干 “缺失 ”,并
具有相应的表现形式。
一项针对 100 万在职工作人员工作现状的网络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人感到压力较
大。尤其在警务、义务人员、高层管理者等职业群体中。 70﹪— 80﹪的人都感到压力大,表现为失眠, 记忆力衰退, 容易紧张、 焦虑和抑郁。 许多感到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定式和行为模式越来越困难,心理放松,宣泄郁闷的机会和渠越来越少。
由于当前各种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 人们在资源占有、 机会获取、 成果享用等方面出现
事实上的不公平, 一部分人往往在比较中产生了心理失衡。 加之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高, 各
.
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
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
12 / 12
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副省级)
精品文档
种不平衡、 不公平信息迅速大量地传播公众, 造成了更多人的心理失衡, 这种情绪积累时间过长,势必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矛盾。
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价值观、就业模式、保障体系等,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人们对未来缺乏安全预期,对未知充满恐惧, 对变化心理准备不足,对多元化心理认同不够,易产生焦虑、恐惧、迷茫心理,出现信任和诚信危机。
一项对 “白领阶层 ”的社会调查显示, 在被调查者中, 认为与过去 5 年相比,生活幸福指
数略有下降和下降很多的占 36%; 快乐正悄然离一些人远去,焦虑已渐渐占据某些现代人的
心理。有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整体的 47%。他们因为收入较低,难以承
受较高的生活消费, 融入城市生活困难重重, 更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同时, 人口流动范围加
大,生活环境变化加快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都会使人们增加社会陌生感带来归属感的降
低,进而导致孤独感。 特别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 生活着一些被高就业门槛和高生活成本边缘化的 “社会隔离 ”人群,或称心理 “无根 ”人群,这种现象得不到消解,易使一些负面情绪蔓延,甚至危及社会秩序和安全。
某些心理精神疾病病患者常因 “羞耻感 ”而不及时就医, 延误了诊治。 而患者的亲友和同
事也没有及时表现出该有的同情, 社会对心理疾病还存有偏见和歧视。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