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oc

上传人:仅仅三声 2021/11/2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从少儿英语看心理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如刘润清教授所指出的:“学生如何学外语,教师如何教外语,中间涉及何种心理过程,值得深入研究。”社会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语言学边缘学科,是一个由语言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互相启发的交叉学科。心理学与语言学结合产生了心理语言学,使人们开始注意习得语言和使用语言时的心理过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识和能力。心理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研究记忆、言语知觉(speech perception)、概念及其它心理过程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研究社会和心理因素对语言的运用有什么影响。英语教学中强调以应用为中心,重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这与心理语言学在研究外语教学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学习者的能力是一致的。乔姆斯基把人类学习语言的才能叫做“语言习得机制”。人类是具有一种天赋的学习语言的质体,人脑可以对信息加工,归纳。儿童在讲话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观察,另一方面进行记忆,通过思维,慢慢得出一些规则。这一点告诉我们,语言学习就是要进行创造性的模仿,要从小在交际中不断运用和磨练。
一、心理语言学的定义及其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Charles Osgood 和Thomas Sebeok 于1954 年写的《心理语言学:理论与研究问题调查》标志着心理语言学的诞生。心理语言学或语言心理学是认知科学的分支。它综合了心理学和语言学。其任务是发现语言如何在理解,产出和习得三个心理过程中作用的。实验心理语言学关注语言理解和产出的过程,而发展心理语言学就关注语言的习得。
心理语言学把语言学习当 做从理解到最终产出的心理过程。英语教学关注如何吸收,理解最后产出英语。显然这两方都关注语言的习得,理解和产出。心理语言学把语言学习过程与其他各种心理学理论联系起来,帮助教师理解语言学习的本质,分析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然后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相反,语言教学提供真实的数据来支持心理语言学更深的研究, 并作为试金石检验研究成果的价值。
二、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少儿时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少儿时期学期外语具有一定优势:第一,这一时期少儿大脑发育迅速,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相应成熟,能分辨和模仿成人的语言,具备了语言迅速发展的生理基础;第二,这一阶段的少儿,好奇心强,对自己周围的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愿意接受新知识。英语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和新鲜的,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第三,处于这个时期的少儿能够接受渗入语言中的不同思想、文化、历史和传统等,因此英语学习中文化差异对他们影响较小。第四,这个阶段的少儿模仿能力强,机械记忆能力强、喜欢表现、不怕出丑和出错。英语学习需要大胆的尝试、交流,成年人往往害怕出错、出丑,因而羞于开口;而少儿在学习英语时,较少因害羞、胆怯而不愿开口,大多数少儿愿意积极开口说英语,乐于开口讲所学到的语言以及参与各项活动,不怕犯错误。但同时少儿学习英语也有劣势,他们自控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