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走向发展性评价的探索
第一页,课件共80页
第一部分 什么是发展性课程评价
第二页,课件共80页
一、什么是评价:几个相关概念
。测量:对事物的量化的客观描述。
。评定:对学生的学习成就、发展状态的客观描述。
。评价: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作出的判断。
。评估。
第三页,课件共80页
二、什么是课程评价:
•狭义:特指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的评价。
•广义: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狭义课程评价等。
第四页,课件共80页
一、什么是发展性评价:评价的三种基本类型与基本功能
1、选拔性评价:甄别选拔
2、水平性评价:鉴定水平
3、发展性评价:促进发展(导向、诊断、调节、激励、反思、记录)。
第五页,课件共80页
第二部分 学生评价的理念与方法
第六页,课件共80页
一、学生评价理念的转向
(一)教师反思
之一:什么是学生评价?
•对人的评价与对产品的评价是相同的吗?
•对中小学生的评价与对成人的评价相同吗?
之二: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除了鉴定和选拔以外,“促进发展”应不应该是评价的基本目的?
之三:评价结果一定要真实、客观吗?
•借分制
•“不准给低年级学生良以下的评价”(光明小学)
第七页,课件共80页
之四:不同的学生必须使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吗? “万人一卷”合理吗?•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 逻辑-数理智力 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 交流-交往智力自知-自省智力•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价值,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同样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是不合理的。•分层考试(青岛)•多次考试制•纵向评价:自己和自己比进步就是成功。
第八页,课件共80页
之五、“量化评价”是最科学的评价吗?•教育问题的模糊性,不可测量性。•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强调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来统整量化评价。•质性评价:等级制、评语制、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之六、应该由谁来评?评价仅是教师的特权吗?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正确吗?•单一主体评价容易造成评价结果片面、主观的问题,造成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消极、对立情绪,不利于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
第九页,课件共80页
之七、纸笔测验是唯一有效的评价方式吗?如何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多地要依靠表现性评价。
之八、过程与结果哪一个更重要?
•结果评价是关注“过去”,过程评价是关注“未来”。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强调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评价的重心在“过程”。
第十页,课件共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