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与国际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新旧会计准则之比较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2006. 2. 20
1
内容提要
中国会计改革历程简要回顾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
新旧基本会计准则的比较
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面临的挑战
盈余管理的理论问题与新会计准则
2
中国会计改革历程
1985年,《会计法》(1993年、1999年分别修订),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1993年,13个行业会计制度;
1996年,《独立审计准则》;
1997年,《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截至2005年,累计发布16个具体准则;
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
2001年,《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004年,《小企业会计制度》;
2006年2月,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1+38个),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48个)。
3
新会计准则的突破
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
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
趋同是进步,是方向;趋同非等同;趋同是过程;趋同需互动。
如,会计要素定义,在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又吸收了公允价值。
形成了较完整的准则体系——三个层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一般业务和特殊行业如银行、保险、农业、房地产等业务),应用指南。
为改进IFRS提供了支持,使“趋同”过程中,国际会计界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要求和主张。
4
新旧基本准则比较(一)
新准则原准则
整体结构共11章共10章
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替代
了“一般原则”(第2章),
增加了“会计计量”(第10章)。
准则目的规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
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适用性境内企业。
准则层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未明确
5
新旧基本准则比较(二)
新准则原准则
财务报告向用户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未明确
目标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反映企业
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
于用户作出经济决策。
Accountability–契约观,
Decision usefulness--决策观。
财务报告投资者,债权人,政府, 宏观经济管理,有关各方,
用户社会公众……企业内部管理。
6
新旧基本准则比较(三)
新准则原准则
会计假设会计主体 Economic(Business )entity, 有
持续经营 Going concern,Continuity
会计期间 Periodicity,Time period
货币计量 ary unit
确认原则权责发生制 Accrual basis 有
符合会计要素定义Definition of elements 无
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 Debit-credit bookkeeping 有
7
新旧基本准则比较(四)
新准则原准则
会计信息可靠性 Reliability 有
质量要求相关性 Relevance 有
可理解性 Understandability 有
parability [含有
一致性(一贯性)Consistency]
实质重于形式 Substance over form 无
重要性 Materiality 有
谨慎性(稳健性)Prudence,Conservatism 有
时效性(及时性)Timeliness 有
8
新旧基本准则比较(五)
新准则原准则
会计信息把“权责发生制”放入总则, 上述质量要求汇集在“
质量要求把“配比、历史成本计价、区一般原则”内,在“一
分两类支出”放入其他条款和般原则”内还有“权责
具体准则。发生制、配比、历史成
本计价、区分两类支
出、完整性”原则。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同左
收入,费用,利润。
9
新旧基本准则比较(六)
新准则原准则
会计要素只明确各要素的定义、确认原则定义不规范,确认原则不
或约束条件,不作具体分类,不明确,有具体分类,明确
涉及计量原则。计量要求。
要素分类见《具体准则30号-财
务报表列报》;
计量原则见各具体准则。
会计计量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 , 无专门列章讨论。
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
realizable value,
现值 Current value,
公允价值 Fair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