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第一节钢尺量距.doc

格式:doc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节钢尺量距.doc

上传人:gumumeiying 2016/7/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节钢尺量距.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钢尺量距一、量距的工具 1 .钢尺钢尺是用薄钢片制成的带状尺, 可卷入金属圆盒内, 故又称钢卷尺。尺宽约 10~ 15mm , 长度有 20m 、 30m 和50m 等几种。根据尺的零点位置不同, 有端点尺和刻线尺之分。钢尺的优点: 钢尺抗拉强度高, 不易拉伸, 所以量距精度较高,在工程测量中常用钢尺量距。钢尺的缺点: 钢尺性脆, 易折断, 易生锈, 使用时要避免扭折、防止受潮。 2 .测杆测杆多用木料或铝合金制成, 直经约 3cm 、全长有2m 、 及3m 等几种规格。杆上油漆成红、白相间的 20cm 色段,非常醒目,测杆下端装有尖头铁脚,便于插入地面,作为照准标志。 3 .测钎测钎一般用钢筋制成, 上部弯成小圆环, 下部磨尖, 直径 3~ 6mm , 长度 30~ 40cm 。钎上可用油漆涂成红、白相间的色段。通常 6 根或 11 根系成一组。量距时,将测钎插入地面,用以标定尺端点的位置,亦可作为近处目标的瞄准标志。 4 .锤球、弹簧秤和温度计等锤球用金属制成, 上大下尖呈圆锥形, 上端中心系一细绳,悬吊后,锤球尖与细绳在同一垂线上。它常用于在斜坡上丈量水平距离。弹簧秤和温度计等将在精密量距中应用。二、直线定线水平距离测量时, 当地面上两点间的距离超过一整尺长时, 或地势起伏较大, 一尺段无法完成丈量工作时, 需要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 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按精度要求的不同, 直线定线有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两种方法。现介绍目估定线方法: 如图 4-5 所示,A、B 两点为地面上互相通视的两点, 欲在 A、B 两点间的直线上定出 C、D 等分段点。定线工作可由甲、乙两人进行。(1) 定线时, 先在 A、B 两点上竖立测杆, 甲立于A 点测杆后面约 1~2m 处,用眼睛自 A 点测杆后面瞄准 B 点测杆。(2) 乙持另一测杆沿 BA 方向走到离 B 点大约一尺段长的 C 点附近,按照甲指挥手势左右移动测杆, 直到测杆位于 AB 直线上为止,插下测杆(或测钎), 定出 C 点。(3 )乙又带着测杆走到 D 点处,同法在 AB 直线上竖立测杆(或测钎) ,定出 D 点,依此类推。这种从直线远端 B 走向近端 A 的定线方法, 称为走近定线。直线定线一般应采用“走近定线”。图 4-5 目估定线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1 .平坦地面上的量距方法此方法为量距的基本方法。丈量前,先将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用木桩( 桩顶钉一小钉) 标志出来, 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后, 一般由两人在两点间边定线边丈量,具体作法如下: (1) 如图 4-6 所示, 量距时, 先在 A、B 两点上竖立测杆(或测钎) ,标定直线方向,然后,后尺手持钢尺的零端位于 A点, 前尺手持尺的末端并携带一束测钎,沿 AB 方向前进,至一尺段长处停下,两人都蹲下。图 4-6 平坦地面上的量距方法(2) 后尺手以手势指挥前尺手将钢尺拉在 AB 直线方向上; 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 A点, 两人同时将钢尺拉紧、拉平、拉稳后,前尺手喊“预备”,后尺手将钢尺零点准确对准 A 点,并喊“好”,前尺手随即将测钎对准钢尺末端刻划竖直插入地面( 在坚硬地面处,可用铅笔在地面划线作标记) ,得 1 点。这样便完成了第一尺段 A1 的丈量工作。(3 )接着后尺手与前尺手共同举尺前进,后尺手走到 1 点时,即喊“停”。同法丈量第二尺段,然后后尺手拔起 1 点上的测钎。如此继续丈量下去,直至最后量出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q 。则 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 q nlD AB??( 4-1 ) 式中 n —整尺段数(即在 A、B 两点之间所拔测钎数);l —钢尺长度( m); q—不足一整尺的余长( m)。为了防止丈量错误和提高精度, 一般还应由 B点量至 A 点进行返测,返测时应重新进行定线。取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作为直线 AB 最终的水平距离。)(2 1 bf avDDD??( 4-2 ) 式中 D av ——往、返测距离的平均值( m); D f ——往测的距离( m); D b ——返测的距离( m)。量距精度通常用相对误差 K 来衡量, 相对误差 K 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即 bf av av bfDD DD DDK???? 1 ( 4-3 ) 例 4-1 用30m 长的钢尺往返丈量 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丈量结果分别为:往测 4 个整尺段,余长为 ; 返测 4 个整尺段, 余长为 。计算 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D AB 及其相对误差 K。解m98 .129 m98 .9m30 4??????q nlD ABm02 .130 m02 .10 m30 4??????q nlD BA m 00 . 130 m) 02 . 130 m 98 . 1